三种蔬菜病害病原体的分子特征分析和分子检测研究
【摘要】:番茄和黄瓜是我国广泛栽培的蔬菜种类,若受到病害的侵染,则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其中番茄灰霉病、黄瓜霜霉病及黄瓜白粉病是栽培地较为常见的病害,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其病原体均为真菌,在发病初期以常规方法难以诊断,常由于诊断的不及时而造成严重后果。
番茄灰霉病的病原菌是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黄瓜霜霉病的病原菌为古巴假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黄瓜白粉病的病原菌据《中国真菌志,白粉菌目》记载存在两种,分别为瓜类单囊壳(Sphaerotheca cucurbitae)和葫芦科白粉菌(Erysiphe cucurbitacearum),但上海地区致病的病原菌据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病理研究室形态鉴定为Sphaerotheca fuliginea。
本项课题从病原菌入手,分析、筛选番茄灰霉病、黄瓜霜霉病及黄瓜白粉病3种病原菌种特异的分子特征,并建立和评价了分子检测的方法,通过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扩增和测定了灰葡萄孢4个地理株的rDNA-ITS,其序列长度为424bp,GC含量分别为44.81%(hm1),45.28%(hm2/hm3)和45.05%(hm4)。各部分的界限参照文献确定:位点1-120为部分ITS1,121-267为完整的5.8S,268-424为部分ITS2。4个地理株间的序列除ITS1区存在3个位点改变外,其他区域无差异。灰葡萄孢的rDNA-ITS序列与其10个近缘种进行比对,结果显示:灰葡萄孢与蚕豆葡萄孢、Botrytis tulipae和Sclerotinia tetraspora相比,差异较小,hm4和蚕豆葡萄孢、Botrytis tulipae比较分别有1个碱基差异,均分布在ITS1,ITS2则完全相同;与Sclerotinia tetraspora相比则有8个位点差异:与其余7个近缘种的差异较大,序列差异范围分别为0.025-0.116(ITS1)和0.013-0.109(ITS2)。
2.扩增和测定了灰葡萄孢4个地理株的P729片断,长度为618bp,GC含量分别为47.25%(hm1/hm3/hm4)和46.76%(hm2)。比较各地理株间以及文献报道的序列(AJ422103)差异,显示hm1、hm3与文献报道序列AJ422103完全相同,hm2、hm4与之存在差异,分别位于位点180/454/475(hm2),156/180/518(hm4)。
3.扩增和测定了灰葡萄孢4个地理株的28S-D3,所获序列长度为243bp,灰葡萄孢4个地理株的序列完全相同,与Botrytis tulipae的也完全相同;而与Sclerotinia tetraspora、Botrytis porri仅有1个碱基差别,与Sclerotinia minor、
|
|
|
|
1 |
王芳;陈洪岩;刘胜旺;;山羊痘病毒疫苗株ORF64—ORF67的分子特征[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7年02期 |
2 |
王永山;欧阳伟;潘群兴;范红结;张海彬;王忠灿;唐雨德;谭维国;;近期引起免疫失败的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VP2基因的分子特征[J];中国兽医科学;2008年12期 |
3 |
祝钦泷;谢先荣;眭顺照;李名扬;;彩叶草Rubisco活化酶基因SsRCA的分子特征及其表达模式[J];西北植物学报;2011年06期 |
4 |
刘玉芬,刘胜旺,荣骏弓,孔宪刚,刘宝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国内分离株D971 mRNA_3和mRNA_4 cDNA的分子特征[J];中国兽医学报;2004年02期 |
5 |
顾海峰;孙军;邹迎麟;方琦;蓝东兆;;厦门港纤小裸甲藻(Takayama pulchellum)的形态、生长及分子特征[J];生态学报;2006年04期 |
6 |
董姝君;汪桂玲;白志毅;李家乐;;三角帆蚌AMP基因cDNA全序列的克隆及分子特征研究[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7 |
高志强,郭鑫,陈艳红,查振林,杨汉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B-1(sh)/2002株全基因组分子特征分析[J];病毒学报;2004年03期 |
8 |
何自福,虞皓,罗方芳;广东番茄曲叶病毒G3分离物基因组DNA-A的分子特征[J];植物病理学报;2005年03期 |
9 |
独军政;常惠芸;高闪电;王景锋;邵军军;丛国正;林彤;才学鹏;谢庆阁;;双峰驼口蹄疫病毒受体β6亚基基因的分子特征[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年08期 |
10 |
高闪电;独军政;常惠芸;丛国正;邵军军;易华山;周建华;谢庆阁;;口蹄疫病毒受体猪源β6亚基基因的克隆和分子特征[J];生物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
11 |
独军政;常惠芸;丛国正;邵军军;林彤;刘在新;刘湘涛;才学鹏;谢庆阁;;牛口蹄疫病毒受体β6亚基的基因克隆和分子特征[J];中国兽医学报;2008年04期 |
12 |
胡北侠;黄艳艳;姜宁朋;张伟;张秀美;;蛋鸡输卵管积液中新城疫强毒的分离鉴定与分子特征[J];中国兽医杂志;2009年04期 |
13 |
裴杰;阎萍;程胜利;褚敏;冯瑞林;梁春年;郭宪;曾玉峰;包鹏甲;朱新书;;牦牛SRY基因克隆与分子特征[J];华北农学报;2009年04期 |
14 |
贺秀媛;张淑霞;张君涛;陈红英;王川庆;崔保安;王建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W株膜蛋白基因的分子特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9期 |
15 |
陈春丽;徐倩倩;李继昌;;犬类盘尾丝虫病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年05期 |
16 |
刘胜旺,王玮,刘玉芬,孔宪刚,童光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国分离株LX4纤突蛋白基因分子特征[J];病毒学报;2004年01期 |
17 |
何自福,虞皓,罗方芳;广东番茄曲叶病毒G2分离物基因组DNA-A的分子特征[J];微生物学报;2005年01期 |
18 |
独军政;常惠芸;易华山;丛国正;邵军军;林彤;才学鹏;谢庆阁;;口蹄疫病毒受体牛源β1亚基基因的分子特征[J];中国兽医科学;2006年12期 |
19 |
高闪电;独军政;常惠芸;从国正;邵军军;林彤;周建华;王光华;谢庆阁;;口蹄疫病毒受体猪源整联蛋白αvβ6的分子特征[J];浙江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
20 |
高闪电;独军政;常惠芸;周建华;谢庆阁;;口蹄疫病毒受体猪源β1亚基基因的克隆和分子特征[J];华北农学报;200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