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HX_2基因表达载体、Na~+/H~+反向运转蛋白RNAi载体构建及功能分析
【摘要】:植物在生长发育中时常要受到不良环境的胁迫,如盐渍、干旱、低温等。其中盐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为了减少盐胁迫造成的伤害,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耐盐的机制,或增加Na~+的外排,或限制Na~+的吸收,或将Na~+束缚在液泡中。目前已经知道有些植物主要通过液泡膜Na~+/H~+反向运转蛋白将Na~+束缚在液泡中以减少Na~+的毒害。因此液泡膜Na~+/H~+反向运转蛋白在植物耐盐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耕地有限,人口不断增长的今天,培育耐盐能力相对提高的植物品种已成为植物分子育种工程的目标之一。
所以本课题以小麦中TaNHX_2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含有TaNHX_2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Na~+/H~+反向运转蛋白基因的RNA干涉表达载体。采用花粉管通道法成功的获得了转基因拟南芥,并进行了相关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生理验证。为植物耐逆研究积累相关资料,主要试验方法和结论如下:
1.以植物双元载体pBIN438为基本元件,构建含TaNHX_2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TaNHX_2基因导入拟南芥,并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PCR、Southern杂交和RT-PCR鉴定,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成功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中,并获得表达。将转基因拟南芥及野生拟南芥分别转到100mmol/LNaCl、150mmol/LNaCl、200mmol/LNaCl的MS培养基,在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植株在叶片大小、植株根长、生物量上均优于野生拟南芥。在含3%PEG6000、5%PEG6000、7%PEG6000的MS培养基上,野生拟南芥表现为生长缓慢,转基因拟南芥同样优于野生拟南芥。说明过表达TaNHX_2基因提高了转基因拟南芥的耐逆能力。
2.克隆得到拟南芥Na~+/H~+反向运转蛋白基因的部分片段,构建了抑制Na~+/H~+反向运转蛋白基因的RNA干涉表达载体。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RNAi载体导入拟南芥,并获得转基因植株。将转基因拟南芥及野生拟南芥分别转到100mmol/LNaCl、150mmol/LNaCl的MS培养基,在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植株表现为生长缓慢,主根纤弱;在200mmol/LNaCl的MS培养基上转基因植株叶片几乎停止生长。野生拟南芥在不同浓度盐胁迫下叶片大小、植株根长、生物量上均优于转基因植株。在含3%PEG6000、5%PEG6000、7%PEG6000的MS培养基上,转基因植株表现为生长缓慢,野生拟南芥同样优于转基因植株。说明Na~+/H~+反向运转蛋白基因的RNAi载体使转基因拟南芥的耐盐和耐旱能力下降。
|
|
|
|
1 |
刘发央,侯路珍,谢小冬;启动子Actin1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草原与草坪;2005年03期 |
2 |
任清;刘光杰;郭秀林;沈世华;;PpDREB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华北农学报;2006年02期 |
3 |
王文秀;顾节清;陈德坤;邓文;潘丽;王宝琴;王永录;张永光;;转亚洲Ⅱ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烟草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4 |
黄东杰;张树珍;冯翠莲;顾丽红;范海阔;;无机焦磷酸化酶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热带作物学报;2007年02期 |
5 |
蓝海燕,田颖川,张丽华,刘桂珍,王兰岚,陈正华;烟草β-1,3-葡聚糖酶cDNA克隆、大肠杆菌表达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生物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
6 |
张竞秋,邢燕平,哈斯阿古拉;苜蓿花叶病毒复制酶基因全长cDNA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对烟草的转化[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7 |
任雪艳,陈创夫,孔庆军,高剑锋,祝建波;大肠杆菌菌毛抗原K88与热稳定肠毒素ST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烟草中的初步表达[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8 |
李伟;陈晓阳;杜金友;高琼;;PttGA20ox1基因在转化烟草植株中的表达[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01期 |
9 |
郝岗平;张友灿;苗苗;王健美;李艳玲;;广范围高效的植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达载体构建及鉴定[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10 |
刘显军;刘忠松;;RNAi研究及在植物中的应用[J];作物研究;2006年05期 |
11 |
王静毅;朱道圩;;猕猴桃果实特异表达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6期 |
12 |
周波;孙梅;阎淑滑;李玉花;;隐花色素CRY2基因片段克隆及RNAi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分子植物育种;2008年06期 |
13 |
吴杨;贺俐;;PMI基因为筛选标记的抗旱表达载体构建[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4 |
石东乔,周奕华,张丽华,刘桂珍,陈正华;油菜BcNA1启动子与拟南芥Fad2基因的克隆及相关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3期 |
15 |
张治礼,郑学勤;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热带作物学报;2001年04期 |
16 |
王永飞,马三梅,张鲁刚,王鸣,郑学勤;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orf224的克隆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7 |
黄胤怡,沈明山,陈亮,熊玲媛,陈睦传;查尔酮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双元载体的构建[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18 |
祁瑜;贺竹梅;郑诺燕;徐茵;;以提高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达量和免疫原性为目的的番茄果实特异表达载体的构建[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9 |
赵明敏;赵健;郭永清;李国俊;;RNA干扰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4期 |
20 |
邵敏;周鹤峰;葛正龙;;人白介素-12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