铷、铯盐—混合溶剂体系平衡溶解度及其相关系研究
【摘要】:近年来,盐—混合溶剂已构成了一类重要的体系,且随着对重稀碱金属铷、铯的了解,人们发现研究铷、铯盐—混合溶剂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综述部分,第二部分为研究报告部分。
综述部分简要介绍了铷、铯及其化合物的存在、分离分析及应用等相关基础知识,以及双水相体系的发展和应用。重点对碱金属、碱土金属盐—聚乙二醇—水混合溶剂体系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开展这类体系的溶解度、物理化学性质及相关系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溶液化学提供基础热力学数据,而且有可能为盐类分离纯化及生物物质萃取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
研究报告部分介绍了具体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实验中我们采用半微量相平衡测定装置以及相应的取样技术,分别研究了25℃时Cs_2SO_4—PEG(1000,4000,10000)—H_2O三元体系以及25、35、45℃时Rb_2SO_4/Rb_2CO_3/CsCl—PEG(1000,4000,10000)—H_2O三元体系的相平衡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以上体系在研究范围内均出现分层,而且随温度的升高和聚乙二醇分子量的增加,分层区域逐渐增大。同时我们用热重分析仪对Rb_2SO_4—PEG 4000—H_2O三元体系在25℃时的平衡固相进行分析,发现在实验研究的温度范围内,体系的平衡固相均为无水盐,且在体系的完整相图中,观察到六个相区,分别为L,L+L,L+S(两个),2L+S和L+2S相区,即非饱和的单液相区,非饱和的双液相区,饱和的单液相区,饱和的双液相区和两种固相(Rb_2SO_4,PEG 4000)存在的饱和单液相区。用四参数方程y=a+bx~(0.5)+cx+dx~2对以上所有分层体系的双液线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用Othmer-Tobias方程和Bancroft's方程对所有分层体系的结线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并给出了方程的参数及偏差,结果较为满意。
同时,我们还研究了25、35、45℃三个温度下CsNO_3—PEG(1000,4000)—H_2O三元体系及RbNO_3—ROH(R=n-C_3H_(7-),i-C_3H_(7-),t-C_4H_(9-))—H_2O三元体系的相平衡情况,在研究过程中,均没有观察到分层现象,体系的相图为一单枝溶解曲线,且发现在一定温度下随着混合溶剂中醇含量的增加,盐的溶解度显著降低,同时用四参数方程ln Y=A_0+A_1x+A_2x~2+A_3x~3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较为满意。我们还进一步研究了RbNO_3—PEG 10000—H_2O三元体系的相平衡关系,并给出了该体系的临界分层点。
论文给出了一系列铷、铯盐—混合溶剂体系的相平衡数据,不仅为溶液化学
|
|
|
|
1 |
曹凌峰;张永塘;张敬拯;;盐酸环丙沙星哌嗪化工艺改进[J];浙江化工;2011年06期 |
2 |
潘焕泉,夏树屏,高仕扬;硫酸锂-乙醇-水体系在高原大气压下的气-液平衡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1988年03期 |
3 |
钱人元,庞贻慧,董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溶剂体系Ⅲ.——在苯-庚烷中的偶极矩[J];高分子学报;1959年03期 |
4 |
顾登平;童汝亭;;有机一水混合溶剂体系离解常数的计算公式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2期 |
5 |
王素英;李子东;;氯丁胶粘剂混合溶剂选择的新方法[J];粘接;1991年03期 |
6 |
李明宇;王昭;过筱文;戎宗明;;高分子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关联与预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
7 |
王海玲;胡俊;徐宁;韩萍芳;;酶法合成果糖棕榈酸酯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8年11期 |
8 |
王鹏;陈东;刘建树;唐芳琼;;单分散TiO_2亚微米球的制备与表征[J];物理化学学报;2006年03期 |
9 |
雷声;张晶;黄建滨;;离子液体[BMim]BF_4对SDS水溶液表面活性和聚集能力的促进[J];物理化学学报;2007年11期 |
10 |
王庆国;李小文;程镕时;;交联高分子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胀与优先吸附[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7年04期 |
11 |
周其庠;姜凯;王慧芬;刘德山;赵安赤;洪炜;;单溶剂体系芳纶-1414树脂合成规律的研究[J];合成纤维工业;1982年02期 |
12 |
凌文彦;;网印塑料油墨中溶剂的选用[J];网印工业;2007年11期 |
13 |
潘磊;杨亚提;周桓;陈亚东;张帅;;氨在甲醇乙二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J];化学工程;2010年09期 |
14 |
张跃;谢瑞刚;严生虎;刘建武;沈介发;;NMP-DMAC溶剂体系中制备PPTA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12期 |
15 |
刘有成;王玉琨;;氮氧自由基的研究——Ⅶ.二元混合溶剂体系的溶剂效应[J];化学学报;1985年02期 |
16 |
马晓明;司媛媛;杨林;郭玉明;陈会锋;;胃蛋白酶指导下水醇体系中碳酸钙的仿生合成与表征[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17 |
陈晓青,贾莉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酸钠溶液中微量铷[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0年10期 |
18 |
贾莉英,陈晓青,危俊婷,刘英;新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及其对Rb~+的交换性能[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9 |
刘亦农,汪小琳,杨通在,陈银亮,李玉谦;复杂样品中~(83)Rb、~(84)Rb的放化分离[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1993年03期 |
20 |
陆小华,张吕正,王延儒,时钧;新的电解质混合溶剂体系的Gibbs过量自由能模型[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