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汉代画像石探究
【摘要】:
陕北的榆林地区是全国著名的画像石产区之一。这里的画像石不仅数量众多,内涵丰富,而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本文主要从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分析出发,对画像石所反映的陕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民族构成、饮食状况作了论述,以此凸现秦汉时期陕北地区独特的地域风貌。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把选题意义,以往学者对榆林汉代画像石的研究状况,自己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等相关问题作了简要说明。
第二部分,榆林汉代画像石概述。对榆林汉代画像石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介绍,包括画像石出土情况、兴起原因、存在时间及其价值等。
第三部分,榆林汉代画像石题材分类。把目前所能见到的榆林汉代画像石按照题材内容作了分类排比,制成详细的表格,作了较精确的统计。然后重点对其中的“狩猎”、“放牧”、“农耕”、“少数民族”、“庖厨饮食”等题材的画像石作了说明。
第四部分,榆林汉代画像石题材探析。在画像石题材分类的基础上,重点对“狩猎”、“放牧”、“农耕”、“少数民族”、“庖厨饮食”等题材与秦汉时期陕北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民族构成、饮食状况的关系作了论述。得出如下结论:秦汉时期的陕北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原与森林,自然环境远比今天优良。这里不仅有发达的畜牧经济,农耕文明的发展程度之高也超出今天人们的想象。汉、匈奴、羌、龟兹等众多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居住,形成一道独特的民族景观。榆林地区是北方民族融和的重要基地之一。当地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粮食作物是重要的饮食来源,此外肉食品及牲畜的乳汁也是最重要的来源,两者呈现出并重的局面。其中肉食品的丰富程度更是全国其它地区无法比拟。
第五部分,结语。对全文的主要观点作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