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克孜尔石窟本生故事壁画的艺术风格

朱冀州  
【摘要】: 古龟兹国处于西域丝绸古道,在佛学东渐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龟兹国佛教兴盛,开凿了一大批石窟寺,克孜尔石窟就是其中的代表。克孜尔石窟规模宏大,保存相对完整。现存已编号的洞窟有236个,佛像雕塑大都破损,但部分洞窟保存了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 在这些精美的壁画中,最令人们惊叹的是本生故事壁画。这些形象生动、内容丰富、技法高超的壁画不仅仅为石窟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让我们看到了西域美术与佛教艺术完美结合所产生的独特艺术成果。 克孜尔本生故事壁画具有独特的异域特色。从线条技法上看,有“曲铁盘丝”式的线描,也有结合了雕塑艺术的“阴刻线”。画面的染色方法,既有来自中原的“平涂填色晕染”也有深受印度壁画影响的“凹凸染法”,多种画法融汇贯通,使壁画形象更加生动、灵活。壁画中的色调古朴厚重,在经过几千年岁月的沧桑蹉跎,画面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色彩效果。菱形单幅形式的构图是克孜尔本生故事壁画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种新颖的构图形式在佛教壁画艺术领域独树一帜。壁画中的人物造型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还受到了犍陀罗文化、马图拉文化以及阿旖陀石窟壁画和波斯文化等外来因素的深远影响。这种多元素文化的交流融合,是形成克孜尔本生故事壁画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条件。 克孜尔石窟本生故事壁画继承了佛教美术的发展,将西方造型因素与东方装饰表现性因素相结合,并与当地审美观念融汇贯通,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它既是对佛祖慈悲的颂扬;也是对人情世俗的传神摹写。尽管它们的本意只是宣扬佛教思想,但其所具有的艺术形式令人震撼。这些精美的壁画对龟兹石窟艺术和西域美术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克孜尔石窟本生故事壁画的艺术风格入手,从壁画的构图演变、线条色彩、人物造型、内容题材、年代划分、时代背景以及艺术成就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对克孜尔本生故事壁画的艺术风格进行一次完整的解析。这种抛砖引玉的做法,希望能给国画人物的创作,带来一些新鲜的灵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史晓明;克孜尔石窟研究之我见[J];佛学研究;1998年00期
2 ;王紫作品 尕哈印象[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11期
3 权正环;;激动在克孜尔[J];装饰;1993年01期
4 李瑞哲,兰立志,陆清友;克孜尔石窟谷内区、后山区维修加固[J];敦煌研究;2003年05期
5 高丰;;略谈克孜尔石窟的装饰图案[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88年01期
6 谢生保;克孜尔石窟故事画对莫高窟故事画的影响[J];敦煌研究;1999年02期
7 宫治昭 ,唐启山;论克孜尔石窟——石窟构造、壁画样式、图像构成之间的关连[J];敦煌研究;1991年04期
8 刘永增;克孜尔石窟故事画的形式及年代[J];美术研究;1994年03期
9 叶舟;;克孜尔石窟[J];西部;2011年05期
10 ;克孜尔千佛洞 鸠摩罗什升座讲经[J];新疆画报;2010年07期
11 姚士宏;克孜尔石窟本生故事画的题材种类(一)[J];敦煌研究;1987年03期
12 赵莉;克孜尔石窟降伏六师外道壁画考析[J];敦煌研究;1995年01期
13 国峰;;克孜尔中国最早的石窟群[J];科学大观园;2008年08期
14 黄适远;;克孜尔石窟深藏的秘密[J];丝绸之路;2009年03期
15 苏伯民,真贝哲夫,胡之德,李最雄;克孜尔石窟壁画胶结材料的HPLC分析[J];敦煌研究;2005年04期
16 李瑞哲;李海波;;克孜尔中心柱石窟分期的再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7 满盈盈;;克孜尔石窟裸体女性形象源流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8 满盈盈;;克孜尔石窟中犍陀罗艺术元素嬗变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9 ;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80窟佛传故事(部分)[J];美术研究;1979年01期
20 杨波;;晚期克孜尔石窟大乘佛教探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升;;克孜尔石窟安防系统工程报警技术性能指标的精确实现[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廖旸;;克孜尔石窟壁画分期与年代问题研究[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3 史晓明;;克孜尔第81窟须大拏本生连环画的初步研究——兼论米兰壁画的相关问题[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4 李瑞哲;;小乘佛教根本说一切有部经律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反映[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5 荣新江;;萨保与萨薄:佛教石窟壁画中的粟特商队首领[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6 裴建国;;韩乐然与克孜尔石窟壁画[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7 赵莉;;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贤愚经》故事研究[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8 彭杰;;龟兹石窟保护维修的回顾与展望[A];龟兹学研究(第三辑)[C];2008年
9 栾睿;;从克孜尔207窟壁画谈佛教对拜火教的融摄[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10 贾应逸;;克孜尔第114窟探析[A];龟兹学研究(第一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任平山;克孜尔中心柱窟的图像构成[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2 邢莉莉;明代佛传故事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3 金贤淑;古代中韩设色人物画及其比较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阳艳华;克孜尔石窟186窟壁画艺术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冀州;论克孜尔石窟本生故事壁画的艺术风格[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燕;克孜尔石窟第38窟壁画残缺临摹与复原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4 李瑞哲;克孜尔“西域式”石窟模式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钟健;克孜尔石窟壁画之本土化装饰特征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高金玉;克孜尔石窟的本生壁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7 肖尧轩;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伎乐及其乐队组合形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8 孙韡;浅议魏晋时期莫高窟与克孜尔石窟岩彩壁画表现的异同[D];厦门大学;2009年
9 韩小菲;有关西域乐舞文献和文物的互证与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10 马希哲;中国中古时期帔帛的文化史考察[D];北京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迎春;韩乐然与克孜尔石窟艺术的不解之缘[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2 文爱群(作者单位: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佛教文化的奇葩——克孜尔石窟[N];中国民族报;2002年
3 记者 鲁焰;克孜尔石窟规划与保护进入新阶段[N];新疆日报(汉);2008年
4 特约记者 郭倩;克孜尔尕哈烽燧 克孜尔尕哈石窟获巨资保护[N];阿克苏日报;2007年
5 李立祥;一幅圣洁的和睦四瑞图[N];中国文物报;2011年
6 莫复尧;拯救新疆克孜尔石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7 任娟;方寸之间尽显龟兹神韵[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董伟新 胡秋香 石鑫;世界的龟兹 文明的荟萃[N];阿克苏日报;2006年
9 陶世安;再现西域文明的遗韵[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左卫东 通讯员 陈鹏;专家学者热议龟兹学[N];阿克苏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