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研究
【摘要】:人兽变形故事,是早期人类文学题材的重要类型。它表现了原始初民奇特丰富的想象力,承载着初民对生命的态度和独特的思维模式,是西方文学史的组成部分。在原始初民生活的年代,人兽变形是一种转换仪式,他们在集体中举行这种仪式,以期能使人和动物达成某种程度的相通。随着原始宗教的影响,人类社会中出现了变形神话,而西方变形文学和变形神话有着紧密联系。本文以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变形文学的发生发展进行分析,对西方人兽变形文学横切面和纵切面进行比较研究后,尝试从比较研究、神话原型研究、主题研究、叙事学和身体美学等角度切入,重点讨论20世纪变形文学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它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包括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以及方法等方面,主要是对西方变形文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做了简要梳理。通过了解学界对西方变形文学的研究成果,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目的,也对论题的方法论进行了思考。第一章:20世纪以前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探寻变形文学的成因,就要分析原始初民的思维特点,原始宗教中的变形仪式对变形神话的产生有直接影响,这些都是人兽变形文学的重要成因。而且,西方人兽变形文学在文学史的各个时期发展情况并不相同。古希腊罗马是变形文学的兴盛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变形文学。中世纪时期,由于基督教的地位和神权的威压,变形文学到了凋敝时期,基督教认为变形是一种异教徒的迷信行为,并对希腊神话和奥维德《变形记》都采取打压的手段。在文艺复兴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变形文学再次在温室中孕育并生长。但在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时期,理性盛行的年代,变形文学和非理性一起再次凋敝。第二章: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复兴。在20世纪非理性主义崛起,以及现代作家们对世界和人类敏锐观察中,变形文学的回归势不可挡,带着浓烈的复古色彩,在很多主题方面都能让人感知到某种集体记忆。20世纪变形文学渲染了独特的现代色彩,“变形”成为一种现代的“仪式”,也是现代的“神话”。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人变甲虫就是一个现代神话故事,是20世纪西方变形文学的开端,对整个20世纪的变形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章: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变”与“不变”。首先对各个时期的变形文学进行横切面的分析,发现20世纪的变形文学较之以前,在变形模式和特点、变形主题、叙事模式以及陌生化效果等方面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其次,在对各个时期的变形文学进行历时性分析后,可以发现,20世纪的变形文学也是和以前变形文学截然不同的,主要体现在变形过程、变形主题、叙事风格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第四章: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具有独特价值。20世纪西方人兽变形文学自身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审美方面来看,变形文学中人类身体的转化符合现代身体美学的特点,正是因为变形文学对身体的重视才使得这类文学具有时代色彩。此外,变形文学具有的动态美和生态美,反映了西方人的审美意识,以及整个西方在20世纪对美的新需要。从文化价值来看,它包含了20世纪西方人的生存困境、精神诉求和对人的出路的探求。结语部分是对西方人兽变形文学的展望,它在20世纪并不是短暂的兴起,还有持续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