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意理论指导下的电影翻译
【摘要】: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笔者在哈萨克斯坦国立古米廖夫欧亚大学孔子学院实习,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期间负责汉语教学、组织筹办相关文化活动、翻译等工作。实习期间欧亚大学孔子学院组织本学院汉语学习者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因部分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不足以理解这部影片,因此笔者被指派担任本次观影活动的口译译员,以汉译俄交替传译的形式完成翻译任务。本次口译任务要求译者能准确、流畅的传达原文意义,不拘泥于纪录片的语言形式。此外,本次实践的目的在于传播中华文化,同时向欧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学习者展示当代中国风貌,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释意理论的核心思想为:译员理解、翻译和表达的对象不是原语的语言形式,而是讲话人或作者要表达的意义和思想,译员的中心任务是剥离原语外壳,抓住意义实质~([1])。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中专业术语和涉及中国文化的语句表述丰富,大量使用成语、汉语四字词,引用古诗词,频繁使用对仗、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翻译时需要脱离原语语言形式,去形取意。因此,笔者认为释意翻译理论可以指导纪录片的口译。本报告以本次实习为基础,以释意翻译理论为指导,以《厉害了,我的国!》汉译俄口译译文为语料,尝试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在纪录片口译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在研究释意理论对纪录片口译指导作用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