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旅游社区空间冲突及影响机制研究

潘志奎  
【摘要】: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及旅游业的日益繁荣,人类活动在空间上的联系不断加强,旅游社区空间冲突问题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学术界对于空间冲突的研究多涉及城市或者生态脆弱区等宏观层面的探讨,对微观尺度的空间冲突涉足不深。笔者关注到微观尺度的空间冲突研究较少,尤其是缺乏对旅游社区空间冲突的研究,回民街作为西安少数民族聚居区,同时是城市旅游热点的缩影,承载着居住、商贸、旅游等多重功能,在回民街这一特定的空间内汇集了不同的人群,不同群体之间的诉求存在差异,难免会出现矛盾与冲突,急需因应之策。因此,探讨旅游社区空间冲突问题,无论是丰富城市社会地理学关于空间研究方面的内容,还是对解决我国城市内部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实地调研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从旅游社区居民感知的角度出发,利用因子分析、数理统计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旅游社区空间冲突的类型、表现形式及形成机理,并根据冲突的类型及形成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主要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旅游社区空间冲突根据发生领域不同可以划分为经济空间冲突、社会文化空间冲突和环境空间冲突三类。其主要表现为社区居民与旅游者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领域的冲突矛盾。经济空间冲突具体表现为旅游利益分配不合理、物价上升、贫富差距拉大等方面;社会文化空间冲突具体表现为扰乱生活方式及生活作息、生活态度及价值观念差异、影响居民身份认同等方面;环境空间冲突具体表现为社区生活环境和治安环境变差、社区内部交通拥堵、社区内部人员混杂并且人口流动性较强等方面。空间冲突被社区居民所感知,回民街旅游社区居民虽然对社区发展旅游所带来的弊端不满,但是行为冲突出现较少,在社区发展旅游过程中,社区居民心理上的冲突往往较少表现在行为等方面,使得回民街的空间冲突表现不明显,因此容易被忽视。第二,旅游社区空间冲突的形成是由经济利益、社会文化和环境三大内生因素与城市更新、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有限性等外生因素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结果。经济利益因素是回民街旅游社区空间冲突产生的根本诱因,社会文化因素和空间环境因素是回民街旅游社区空间冲突产生的直接因素,城市更新、基础设施等因素是回民街旅游社区空间冲突产生的推动因素,内、外影响因素及其关系构成了旅游社区空间冲突形成机理,加速了旅游社区空间冲突的产生。第三,旅游社区空间冲突与一般的空间冲突存在一定差异,在缓解旅游社区空间冲突时要有针对性,需要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两方面同时发挥作用,一方面,注重发挥旅游社区内部力量的积极作用,提高社区居民与旅游者的素质,提升社区居民从事旅游的业务能力,缩小社区旅游收益差距,同时尊重保护当地传统文化,增强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加强外部治理力量,通过加强社会治安与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同时发挥相关部门监督作用,严厉打击强买强卖、肆意定价的现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瓴;陈欣;牟燕川;;社区空间文化结构 城市社区更新规划的新理念[J];时代建筑;2021年04期
2 林梓晟;杨一丁;;藤蔓城市——基于既有住宅增梯下的老旧社区空间再生设计[J];设计;2022年16期
3 孙崇明;;社区空间异化的生成机制与转化路径研究——基于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6年31期
4 ;龙湖·千丁:泛社区空间智慧化建设者[J];城市开发;2022年11期
5 陈烨;刘昌浩;师美霞;;后疫情时代以儿童需求为主导的——以武汉市汉阳区武房三期社区空间为例[J];城市建筑空间;2022年11期
6 刘长江;;运营前置导向的未来社区空间复用理论研究[J];浙江建筑;2022年S1期
7 张昀;王竹;钱振澜;郑俊超;郭睿;;后疫情时代安全健康概念下的城市既有社区空间适宜性更新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1年12期
8 孙磊;范晓莉;;新类型公共艺术在老旧社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22年05期
9 徐琰瑞 ;林磊;;空间塑人——上海微更新视角下社区空间美育探究[J];上海工艺美术;2022年03期
10 刘明浩;李晨慧;;基于多源数据的不同职住比社区空间活力影响因素探究——以武汉市为例[J];城市建筑;2022年17期
11 范晓莉;;新类型公共艺术对社区空间的微介入研究[J];公共艺术;2020年06期
12 冯云廷;高源鸿;;城市社区空间的层级分化、位置匹配与价值重塑[J];财经问题研究;2021年03期
13 秦盈;;以社区为细胞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从社区空间设计到空间治理的嬗变[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1年05期
14 范晓莉;;微介入的社区空间[J];检察风云;2021年09期
15 王雅;;对我国养老社区空间优化设计探究[J];中华手工;2021年02期
16 李洪旭;;浅谈“城市针灸”理念在精细化社区空间治理中的运用[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12期
17 董可人;王圣保;王兴;赵小龙;;基于公共健康最大化的社区空间管控策略研究——以哈尔滨中海文昌公馆为例[J];城市建筑;2021年19期
18 任逸;李保东;杨秋生;;社区空间资源对社区满意度的影响机理——以郑州市金水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1年05期
19 孙晓;;《社区空间》[J];大众文艺;2021年20期
20 孙立;田丽;;基于韧性特征的城市老旧社区空间韧性提升策略[J];北京规划建设;201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姜珊;张志远;;中小城市既有大社区空间更新策略探索[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5年
2 徐莹莹;;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景观更新研究[A];2022社会发展论坛(昆明论坛)论文集[C];2022年
3 李曼妮;;开放社区视角下回族社区空间更新策略——以西安洒金桥回坊片区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21年会论文集[C];2021年
4 葛述苹;张焯;戴碧薇;;墙隙之间,邻里共生——基于粒子胶囊的沈阳老旧社区空间营造与活力衍生多元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A];第十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2年
5 吴丽楠;;劳埃德·赖特的“自然主义观”对邻里社区空间的启发[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2020-2021论文集[C];2022年
6 宋靖华;龚贤典;;基于复杂网络分析的社区空间网络评价与优化[A];数智营造:2020年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20年
7 张玲月;;城市老旧社区空间韧性特征分析与提升策略[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21年
8 王琪;卢银桃;王珊;;社区空间微更新的上海探索[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21年
9 边克克;王芳;;旧城社区空间微更新可行策略研究[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21年
10 屈佳慧;胥宇凡;;疫情防控下社区空间组织及治理机制研究——以武汉市为例[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C];2021年
11 唐由海;胡全熠;吴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社区空间治理思考[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C];2021年
12 陈星安;肖艳阳;;社区空间环境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A];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住房与社区规划)[C];2021年
13 刘贝;邓凌云;;儿童参与视角下的儿童友好型社区空间微更新[A];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住房与社区规划)[C];2019年
14 严康;;柳州皇娘山社区公共环境设施研究与设计[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2018-2019论文集[C];2020年
15 韦元丽;;多民族地区构建嵌入式社区空间布局模式研究——以和田市团结新村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住房建设规划)[C];2016年
16 钟炜菁;王德;张敏;;基于参与主体的农民安置社区的空间生产研究——以镇江新区平昌新城为例[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规划实施与管理)[C];2015年
17 柳庆元;黄彦;;健康促进视角下社区空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6年
18 臧珊;付毓;章舒雯;;“晾衣杆”引发的社区空间微更新实践探索解析——以上海大西别墅“向阳花计划”为例[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C];2018年
19 聂淼垚;胡纹;;关于山地老旧社区空间文化景观振兴的规划思考——以重庆马鞍山村为例[A];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2017年
20 王三三;吴殿廷;杨欢;;北京国际化社区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俊芳;中国城市社区空间组织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鹏;城市规划对大城市近郊社区空间影响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薛文同;社会资本转换与社区建设的互动:中国的经验[D];复旦大学;2009年
4 于文波;城市社区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陈薇;空间·权力:社区研究的空间转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潘志奎;旅游社区空间冲突及影响机制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21年
2 高慧;拆迁安置社区空间冲突测度与治理对策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22年
3 陈蒙媛;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拆迁安置社区空间冲突形成机理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21年
4 郭慕佳;农村拆迁安置社区空间“违占”生成逻辑及治理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21年
5 常禾春;参与式设计在民族社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9年
6 王宁;社区空间微更新的赋权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9年
7 汪敏;多元共治的想象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8 张舒然;基于“生产性”理念的可持续社区空间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9 吴小双;长沙市封闭社区空间识别及影响效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10 汪昕;基于功能性网络下的开放式社区空间提升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11 杨琛;老龄化背景下养老社区空间形态规划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12 黄召强;旅游影响下青海湖湖滨区藏族社区空间生产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
13 朱盛杰;乡村更新中的社区空间营造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8年
14 朱可宁;可持续视角下村镇经营性社区空间治理绩效评价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20年
15 王建忠;城市传统街坊社区空间冲突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16 杨燊;基于儿童通学安全的社区空间环境调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17 康建博;工矿城市社区空间老化与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18 霍湛滔;广府祠堂在传统社区空间中的组织作用及其现代启示[D];广州大学;2013年
19 钱振澜;“基本生活单元”概念下的浙北农村社区空间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0 田丽;基于韧性理论的老旧社区空间改造策略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吴金华 通讯员 秦少梅;发挥双轨优势 重构社区空间格局[N];东莞日报;2020年
2 本报记者 陈雪柠;二百三十名责任规划师提升社区空间[N];北京日报;2020年
3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博士生 蒋霄;优化养老社区空间设计,提升老年人安全感[N];新华日报;2022年
4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张雨榴;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区空间治理[N];中国自然资源报;2021年
5 本报首席记者 龚丹韵;社区空间改造之后[N];解放日报;2018年
6 吴旭;有必要保障居家养老社区空间[N];经济日报;2018年
7 记者 丁海林;全省区域化团建暨“青少年空间”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N];营口日报;2017年
8 单福林 本报记者 倪洪青;打造舒适社区空间[N];盘锦日报;2021年
9 河北日报副总编辑 曹阳葵;“微更新”带来“大幸福”[N];河北日报;2021年
10 本报记者 史博臻;从纸面文件走进市民生活[N];文汇报;2021年
11 记者 戚颖璞 李君娜;“15分钟社区生活圈”已有180余个项目落地[N];解放日报;2021年
12 记者 孙汝祥;中国城市整体宜居水平偏低[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13 本报特派记者 钱蓓;“微更新”将公共艺术注入社区[N];文汇报;2016年
14 记者  邓少华 实习生 朱帅;宁波:公众首选宜居城市[N];宁波日报;2006年
15 记者 何巍颀;“家门口”的“小而精”[N];上海科技报;2016年
16 ;Microsoft:从Java迁向.Net[N];计算机世界;2001年
17 记者 望远;团省委书记赵红巍来营调研指导工作[N];营口日报;2015年
18 本报记者  赖文芳;你买的房子值不值[N];厦门日报;2006年
19 本报记者 徐敏;城市精细之感,应在转角有惊喜的居民区[N];解放日报;2016年
20 本报记者 丁艳彬;城市“微更新” 居民更舒心[N];中国建设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