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讨赖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其合理配置研究

王雄师  
【摘要】: 气候变化和强烈的山区-绿洲-荒漠地域分异使干旱内陆河流域水文循环呈现极大的复杂性,地表-地下水交替转化频繁,人类活动影响强度日趋加重,而许多涉及水资源演变与时空分布异质性的科学认知还比较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干旱区有限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干旱区水文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均面临着很大挑战,研究干旱区流域尺度气候变化下的水资源问题,对于理解水资源演化过程,缓解区域水资源危机,促进环境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讨赖河流域为研究靶区,通过地理学、水文水资源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融合,首先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讨赖河流域水文气候进行序列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分布式流域模型就气温降水等关键因子对出山径流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拟合;其次以GIS技术与地下水FeFlow模拟相结合,对讨赖河流域地下水系统动态及其演变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高分辨率参数化在灌区尺度实现了地表-地下水交替的量化研究,界定了地下水开采风险的空间差异特征;最后通过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甄别,以流域农业水价核算为基础,建立了流域尺度的二元结构水资源配置模型,主要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成果。 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讨赖河流域气温呈总体上升趋势,山区与平原之间存在阶段性差异;降水在大多数时间增减趋势不明显,持续增加或减少的情形并不多见;气候因子周期性变化在山区和平原区之间也存在差异,总体上气温变化的11年和5年周期比较明显,与气温相比,降水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周期多变性。气温升高使流域春、冬两季的径流量增加,夏、秋两季径流量减少,总体上呈现负效应;降水增加使流域径流量增加效应显著;在气温和降水均发生变化的情形下,降水对径流量的正效应和气温的负效应发生抵消,径流年内变幅趋于收敛。降水气温径流拟合结果表明在降水分别增加10%、20%和30%的情形下,讨赖河流域年径流总量相应增加13%、43%和1倍,而降水增加10%,气温分别升高0.5、1.5和2.5℃的情形下,年径流总量相应增加了6.70%、6.61%和5.80%。 2.基于有限元的Feflow模型在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酒泉盆地得到应用,通过区域水文地质剖面和岩性柱状图进行Feflow三维立体划分,各源汇相过程采用经验或物理模式确定,代表性观测井实测数据和模拟水位对比显示出较好的趋势拟合度,模型水位与观测水位的绝对误差在0.5m以内的观测井位占到60%,误差在0.5—2m之内的观测井占总井数的20%,表明Feflow模型可以用于讨赖河流域中游地下水系统动态模拟。基于地下水系统动态模拟数据集进行再分析,得到酒泉肃州区灌区地下水动态过程空间分布,是地下水模拟由区域至灌区尺度的有效尝试,较好地揭示了区域地下水在灌区之间的空间数量构成。 3. FeFlow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系统源、汇项构成和水平交替对灌区水资源利用共同发生作用。在水资源用量大、用水矛盾突出的北部细土平原区,以清、临灌区源汇均衡方面为-1.4×108m3,但接受嘉北、讨南、讨北及洪水片区的水平交替补给总量为2.9x108m3,再考虑鸳鸯峡潜流排泄重复量和泉水引用的影响,总体补排盈亏为正值1.5×108m3,该结果可为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数据支撑。变差系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地下水位变动的剧烈程度,间接反映着农灌开采量的强度变异,即CV值越大,开采地下水的风险越大,基于长观井多年平均埋深数据和埋深序列变差系数分别插值形成了区域面域专题图,进而划分出地下水开采风险示意图,对讨赖河中游不同区域地下水合理利用提出科学建议,有助于内陆河流域中下游荒漠生态系统的维持。 4.在水资源供求平衡计算基础上,通过实行合理的水价确定方式,制定了最优水价浮动范围,能达到优化配置水资源的目的。以资源水价、工程水价、环境水价、利润、税金和代际不均衡转移费为农业水价的基本构成,通过影子价格法和边际机会成本法综合计算,表明现状2005年地表水农业水价为0.13元/m3,地下水农业水价为0.15元/m3;预测水平年2015年地表水农业水价为0.16元/m3,地下水农业水价为0.18元/m3。 5.在水资源配置原则、方法和任务相关的概念体系理解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讨赖河流域水资源分布特征探讨水资源合理配置机制,采用一个二元结构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以水量平衡方程为依据,以提高流域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为目标,以流域内各用水单元“不满意程度最小”为衡量指标,优化得出流域水资源配置最佳方案。结果表明,2015年优化方案中总供水量为12.58×108m3,总需水量为12.62×108m3,该方案使生产需水量减少到10.37x108m3左右,能够从一定程度缓解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社会经济、居民生活以及生态环保的协调发展,保证流域的生态供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邓盛明,陈晓军,祝向民;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思路[J];中国水利;2001年04期
2 周长虹;赵宏芳;陈明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水权转让相关问题的探讨[J];现代农业;2007年11期
3 侯盛新,王宏,金春久;我国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的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02年S1期
4 裴源生;赵勇;王建华;;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J];水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5 宋秋旺;;柳林县建立流域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设想[J];山西水利;2009年03期
6 孙文怀;天堂河流域水资源有限元数值法试算[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5年02期
7 吐尔逊·托乎提;;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草案)》的说明[J];新疆水利;1998年02期
8 P.A.沃伯斯 ,马元珽;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型[J];水利水电快报;2004年17期
9 周大杰,董文娟,孙丽英,石缎花,齐晔;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赵勇;裴源生;于福亮;;黑河流域水资源实时调度系统[J];水利学报;2006年01期
11 赵春光;;我国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法学论坛;2007年06期
12 张桂华;;浅谈濉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J];治淮;2008年07期
13 沈必成;;流域水资源的“公地悲剧”及其博弈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2009年07期
14 拜卫;朱淑环;;新疆干旱区流域生态需水问题研究[J];新疆环境保护;2009年02期
15 普书贞;吴文良;陈淑峰;庞凤梅;;中国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法律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16 洪一平;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水管理浅议[J];人民长江;1999年05期
17 董文福;李秀彬;;潮白河密云水库流域水资源问题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2期
18 ;胡四一出席2008年全球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国际研讨会[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8年12期
19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的通知[J];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25期
20 杨成有;;科学管理疏勒河水资源 确保流域可持续发展[J];发展;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百兴;宋新山;闫敏;;辽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趋势分析[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2 尹远志;;黄柏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实践与思考[A];水电论坛报告文集[C];2004年
3 郭勇;林超;于卉;李文君;邢焕政;杨艳霞;;海河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演变过程初探[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4 吕志学;邓育江;孙雪文;;小流域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研究探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刘秀凤;;对水权 水市场 水价的初步探析[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6 叶碎高;刘红;康海贵;;富阳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拟模型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7 孙许昌;宋道欣;王玉军;孙福江;;胶辊直径与摇架压力的合理配置[A];第十一届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五爱杯”胶辊胶圈等纺织牵伸部件应用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叶碎高;郑世宗;刘红;;山区性河道水环境容量及合理配置研究[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储德义;;合理配置水资源 保护南四湖生物多样性[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胡刚安;李海华;;“北繁南养”:南北资源的合理配置[A];首届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会刊[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雄师;讨赖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其合理配置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刘芳;流域水资源治理模式的比较制度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3 雷玉桃;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4 喻泽斌;漓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胡庆和;流域水资源冲突集成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刘本华;西拉木伦河中上游流域水资源变迁因子分析及其恢复建设建议[D];吉林大学;2005年
7 王煜;流域水资源实时调控理论方法和系统实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8 张丽;基于生态的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黄晓荣;宁夏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合理配置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王建伟;空间运输联系与运输通道系统合理配置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琪;我国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2 路伟伟;论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的完善[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燕玲;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问题[D];福州大学;2005年
4 杜剑;山东省三大流域水资源紧缺程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丛忻;孝妇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冯艳;蔚汾河流域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丽娟;面向流域水资源的优化调度模式及可视化系统开发——以关中西部渭河北岸支流流域为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8 曾国熙;流域水资源配置合理性评价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周宇;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10 李丽莉;流域水权发生与配置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穗诚通讯员 粤水婷;粤东供水体系加快兴建[N];广东建设报;2007年
2 记者 黄建华通讯员 粤水婷;东江流域分水纳入水利部三年试点[N];广州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黄穗诚 通讯员 粤水婷;广东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将施行[N];广东建设报;2008年
4 通讯员 王春夏 记者 聂建春;全国流域水资源会议举行[N];安徽日报;2009年
5 记者 孙永平 欧阳光;全面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N];中国水利报;2009年
6 省委副书记 省长 徐守盛;努力实现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N];甘肃日报;2007年
7 通讯员 战子欣;嫩江流域水资源 调度工作成效显著[N];中国水利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吕娜 谢群;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N];中国水利报;2006年
9 张倩;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通过[N];甘肃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傅菁 特约记者 周明;方寸屏幕调配浩荡长江水[N];人民长江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