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四川黄龙转花池温泉稀有气体分析

陈后华  
【摘要】:四川黄龙景区转花池泉水的研究历年来被专家所关注。本文分析了四川黄龙转花池温泉地质构造背景,泉水来源以及泉水类型。通过对转花泉温泉稀有气体同位素分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中心VG5400稀有气体同位素质谱测定。发现黄龙景区转花泉泉水中的氦气,由地幔成因和地壳成因两部分组成。并得出以下结论: 1.该区属古生界和三叠系以碳酸盐为主的地层,地质结构复杂。黄龙古寺南侧的望乡台断裂带是重要的地下水通道,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通过深部循环,在此出露形成转花泉群,并成为黄龙钙华堆积的源泉。 2.水化学特征与碳酸泉有所不同,矿化度低,仅0.304g/L,为HCO3-Mg.Ca型水。 3.转花池泉点的3He/4He值在10-7量级,R=0.09Ra,。4He浓度大于120ppm,远远大于兰山空气标准国际公认值的4He浓度,说明该地区的地下氦气大部分是壳源的,同时可计算出地幔成因3He浓度约为兰山空气标准国际公认值3He浓度的2倍,表明有幔源成分的加入。20Ne浓度约为兰山空气标准国际公认值20Ne浓度的三分之一。 4.得出转花池的幔源氦比例约为0.75%,即推出幔源C02比例约为0.75%。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台永东;;黄龙世界生物圈保护区[J];人与生物圈;2011年03期
2 王时林;秦启荣;董海英;苏培东;;黄龙场构造长兴组裂缝预测[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3 胡亮;王婷;;庐山分布的野生重点保护植物及其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4 李永新;;藻类在黄龙钙华景观中的作用(英文)[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1年01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琛瑶;;黄龙玉自然资源的文化属性和发展前景[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1年
2 成铖;盛利;李泽生;;含氩化合物的从头算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张殿伟;刘文汇;徐永昌;王晓锋;南青云;;天然气中稀有气体Ar的形成机理及其在气-源对比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王德文;;气相色谱法应用于天然气中稀有气体的分析[A];天津市色谱研究会第一届学术报告会论文、报告(摘要)汇集[C];1980年
5 卜文瑞;石学法;张铭杰;刘季花;;中西太平洋Fe-Mn结壳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来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吉利明;孟仟祥;叶先仁;;广西百色盆地玻璃陨石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研究[A];第七届全国空间化学与陨石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叶先仁;方念乔;陶明信;张铭杰;王先彬;;中国云南晚古生代燧石和超镁铁熔岩的稀有气体组成模式[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郑建京;刘文汇;孙国强;张殿伟;徐永昌;;稳定、次稳定盆地天然气稀有气体氦同位素特征及其构造学内涵[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李兆丽;胡瑞忠;;稀有气体同位素质谱计及其测试方法的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Masafumi Jinno;Kenjiro Toryu;Tadashi Murakami;Masahiro Okamoto;Hideki Motomura;;利用多辅助电极提高无汞氙气荧光灯亮度及光效[A];走近CIE 26th——中国照明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锦龙;郯庐断裂带中段幔源岩中的流体和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2年
2 卜文瑞;太平洋富钴结壳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3 李新营;稀有气体掺杂团簇中弱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4 李兆丽;锡成矿与A型花岗岩关系的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5 刘洋;低气压稀有气体—汞放电中条纹现象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孔蕊弘;稀有气体和双原子分子(CO,NO)团簇的光电离实验和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沈文杰;二叠—三叠纪界线事件的矿物学、地球化学解译[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后华;四川黄龙转花池温泉稀有气体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2 焦健;稀有气体晶体中位错的理论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刘婉;云南龙陵小黑山地区“黄色系列玉髓”的宝石学特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杨梦楚;云南龙陵黄龙玉的成因分析,以及矿物学特征、品质特征耦合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佟星;云南黄龙玉(黄蜡石)品种、雕刻实践及工艺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朱静;黄龙钙华沉积速率及景观演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石岩;黄龙水环境特征与钙华景观演化趋势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8 林治家;济阳坳陷非烃气藏成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9 陶玲;黄龙合剂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江浩;细管径低气压汞放电正柱辐射功率的测量[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秀;精品黄龙玉涨价30%[N];昆明日报;2008年
2 周宇 江其勤;天然气中稀有气体痕量分析装置研制成功[N];中国石化报;2009年
3 徐世旺 顾峰;黄龙乡防范地质灾害[N];商洛日报;2010年
4 商报记者 董昆;黄龙玉虚火太旺当心风险[N];北京商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杨贵彪 宋轩 韩文秀;众志成城锁黄龙[N];张掖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冯永强 通讯员 田惠子;陕西首家生物质电厂落户黄龙[N];中国环境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俞家骅;黄龙玉形成新产业[N];中国黄金报;2011年
8 李天扬;黄龙失色[N];联合时报;2011年
9 记者 朱申路;黄龙欲打造东海第一石村[N];舟山日报;2011年
10 王天龙 雷军民;坦途,在黄龙大山延伸[N];延安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