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黄龙转花池温泉稀有气体分析
【摘要】:四川黄龙景区转花池泉水的研究历年来被专家所关注。本文分析了四川黄龙转花池温泉地质构造背景,泉水来源以及泉水类型。通过对转花泉温泉稀有气体同位素分析,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中心VG5400稀有气体同位素质谱测定。发现黄龙景区转花泉泉水中的氦气,由地幔成因和地壳成因两部分组成。并得出以下结论:
1.该区属古生界和三叠系以碳酸盐为主的地层,地质结构复杂。黄龙古寺南侧的望乡台断裂带是重要的地下水通道,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通过深部循环,在此出露形成转花泉群,并成为黄龙钙华堆积的源泉。
2.水化学特征与碳酸泉有所不同,矿化度低,仅0.304g/L,为HCO3-Mg.Ca型水。
3.转花池泉点的3He/4He值在10-7量级,R=0.09Ra,。4He浓度大于120ppm,远远大于兰山空气标准国际公认值的4He浓度,说明该地区的地下氦气大部分是壳源的,同时可计算出地幔成因3He浓度约为兰山空气标准国际公认值3He浓度的2倍,表明有幔源成分的加入。20Ne浓度约为兰山空气标准国际公认值20Ne浓度的三分之一。
4.得出转花池的幔源氦比例约为0.75%,即推出幔源C02比例约为0.75%。
|
|
|
|
1 |
台永东;;黄龙世界生物圈保护区[J];人与生物圈;2011年03期 |
2 |
王时林;秦启荣;董海英;苏培东;;黄龙场构造长兴组裂缝预测[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3 |
胡亮;王婷;;庐山分布的野生重点保护植物及其保护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5期 |
4 |
李永新;;藻类在黄龙钙华景观中的作用(英文)[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1年01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