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传统武术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问题研究

岳晓光  
【摘要】:传统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留了最浓缩的民族特色,经过每个时代的过滤,是积淀了各时代精华的智力成果。但由于其存在方式、实用性、显著性等方面与现代知识存在诸多不同,目前,我国并没有明确把中国武术纳入现行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也没有保护传统武术的专门性立法,法律上的缺位曾使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受到很大阻碍。2011年2月2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保护我国传统武术具有里程碑意义,其出台也将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坚实保障。但是,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智力劳动成果,其创新与发展必然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坚实后盾。因此,加强对我国传统武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仍然该不容缓。 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入手,分析了传统武术的概念和特点,通过“李连杰武术动作申请专利事件”、“少林商标抢注案”等系列事件,剖析了给予传统武术知识产权保护在法理上的可行性。文章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部分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第一部分,主要沦述了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同时还对非物质论遗产的概念、范围和相关保护法进行阐述,并以此为视角,概况了当前国内对传统武术的保护情况。 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李连杰武术动作申请专利事件”和“工应发新创拳法案件”,认为传统武术不适用现代专利制度,不能进行专利注册,但中国传统武术属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可以构成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并对现代版权制度保护传统武术的可行性空间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通过对“少林商标被抢注案”争议焦点的法律分析,指出进行商标注册,是保护传统武术行之有效的途径。 结语部分,主要概述了目前我国法律对巾国传统武术的保护现状。认为传统武术作为一种精神作品,其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仍然需要知识产权法给予保障与支持。尤其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要想让中华武术更有法律保障的走出国门,则加强传统武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仍然刻不容缓。 总之,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作为传统知识大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应当尽快加强与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为国家“软实力”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布秉全;布琳;;试读传统武术文化[J];精武;2011年01期
2 曹湘英;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融合互补与发展[J];武术科学(《博击》)学术版;2004年05期
3 张延庆,蒙华;浅议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J];武术科学(《博击》)学术版;2004年01期
4 郑启龙;传统武术连环击法在散打中的实用[J];中华武术;2005年06期
5 武建伟,李义杰,王志英;传统武术职业化的思考[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年06期
6 柯超;范学锋;;寻梦的擂台——韩建中教授谈央视《武林大会》[J];武当;2007年06期
7 吴宪民;;韩起答《精武》编者问(二)[J];精武;2008年01期
8 周胜;;寻求适合自己的武术[J];拳击与格斗;2010年08期
9 王岗,赵岷,吴永宏;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文化差异[J];体育文史;2000年03期
10 秦延河,杨祥全;武术发展战略简论[J];体育学刊;2001年02期
11 唐黎标;;沧州武术民俗谈[J];精武;2007年02期
12 曲天敏;;对武术与养生之历史关系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年01期
13 张希贵;;简讯[J];武当;2007年06期
14 风云生;高健;;武人不武——说武术界当前本末倒置之思维[J];精武;2007年12期
15 李萍;;激情和热血的旋律[J];中华武术;2008年03期
16 本刊编辑部;;新春寄语——写在春天来临的时候[J];武当;2009年01期
17 牛爱军;虞定海;;传统武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归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04期
18 牛爱军;;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传统武术传承人”保护问题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19 邢中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武术保护刍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0 李洁;;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传统武术的“扬弃”[J];搏击(武术科学);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林;;传统武术传承方式及其异化[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建国;刘同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思路与对策[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单锡文;单静怡;;传统武术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彭鹏;赵燕;陈小军;;传统武术在全民健身中的发展模式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王伟;;武术的精神[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马勇志;张继东;;对当今沧州地区传统武术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李厚芝;;武术国际化——传统武术的价值与现代化转型[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8 单锡文;;传统武术全球化发展战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余水清;王燕;;论竞技武术的科学发展观[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10 周璞;;中华传统武术的旅游价值开发——以武当武术为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守伟;中国传统武术转型研究(1911-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田学建;人学视野中传统武术价值思维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3 马文国;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武术教育与学校武术[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4 于均刚;武学道艺发微[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崔秉珍;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6 刘祖辉;中国近现代武术思想演变的阶段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龙;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武术教育[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8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墨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10 麻三山;隐藏在记忆里的文化符号[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晓光;传统武术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滕希望;申遗形势下传统武术的保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骆慧;传统武术的开放式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芬;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喻竞;青海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霞;太原市传统武术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7 张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传统武术立法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唐志云;制约传统武术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红艳;论传统武术发展的思路[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建勇;临汾市传统武术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雄;我市将承办全国农民武术大赛[N];天水日报;2007年
2 王昊飞、叶健;“洋功夫”为何敢“挤兑”中国武术[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剑路 本报记者  郑立华;传统武术的现代“江湖”[N];中国商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艳辉;留住唐山传统武术[N];唐山劳动日报;2006年
5 王静 田军;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展现魅力[N];中国体育报;2004年
6 王翠竹;安徽黄山首届传统武术大会暨武术套路国际邀请赛隆重举行[N];黄山日报;2007年
7 王超群 李 悦 陈 元;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隆重开幕[N];河南日报;2004年
8 张全亮;中国传统武术的忧与喜[N];中国体育报;2008年
9 记者 陈杰通讯员 润合 王鹏 爱民;全国传统武术邀请赛在灵丘开幕[N];大同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郑红深;世界武林高手 论剑嵩山少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