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P粘土作为低中放废物处置回填材料的适宜性研究
【摘要】: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核能和核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放射性废物。其中,低中放废物(LILW)占到了全部放射性废物总体积的绝大部分。世界各国对于低中放废物大多采用了近地表处置的处置方式。在近地表处置的多重屏障体系中,回填材料是阻滞放射性核素向外迁移的主要工程屏障之一。国内外低中放废物处置中所使用的回填材料有粘土、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材料等。其中,粘土被公认为是一种较好的回填材料。
本文从拟建低中放废物处置场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处置场附近的LBP粘土作为处置工程回填材料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粘土资源的现场调查、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该粘土的物理、水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该材料的核素迁移模拟研究,肯定了该粘土材料作为低中放废物处置回填材料的适宜性。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
(1)通过现场调查认为,该粘土资源分布面积广、资源量大、有利于开采和运输,可满足处置工程的需求。
(2)在系统研究该粘土的基本物理、化学、水理性质的基础上,与我国某低中放废物处置场所采用的粘土回填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初步认为LBP粘土作为低中放废物处置回填材料是可行的。
(3)开展了LBP粘土的工程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粘土经压实后渗透系数极小、有适当的膨胀率、膨胀力大小适中、收缩率较小、机械强度较大、压缩性小,可满足回填材料选材的大部分要求。
(4)通过开展核素137Cs和239Pu在压实粘土中的迁移规律模拟研究可知,该粘土经过合理的回填设计后,在低中放废物300~500a的安全处置期内可有效阻滞核素向外迁移。
|
|
|
|
1 |
黄雅文;对我国低中放废物处置中几个问题的讨论[J];辐射防护;1994年01期 |
2 |
苏锡光,任立宏,龙会遵,朱振国,夏德迎;放射性 Sr、Cs 及锕系元素在膨润土中扩散系数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8年S1期 |
3 |
郝红雨,张志刚;玻璃钢夹砂管道在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潍坊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4 |
刘京城;;国家体育馆钢渣混合料回填施工[J];施工技术;2007年09期 |
5 |
刘玉旺;于明志;王淑香;方肇洪;;地埋管换热器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实验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6 |
孟召贤;余跃进;郭友明;;浅析回填材料在地源热泵应用中的影响[J];建筑节能;2010年03期 |
7 |
刘学来;李永安;张耀鹏;;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J];建筑技术;2010年11期 |
8 |
梁雅滨;;对CJJ/T81—98摩擦系数相关条文的修订建议[J];煤气与热力;2011年02期 |
9 |
陈璋如;赵云龙;肖丰;郭起凤;张家富;;我国天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J];铀矿地质;1992年04期 |
10 |
陈璋如,金远新,刘月妙,侯德文;遥感技术在低中放废物处置场选址中的应用[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0年00期 |
11 |
温志坚;废物处置库缓冲回填新材料——膨润土[J];建材工业信息;2002年06期 |
12 |
戴延辉,曾卫兵,周玉坤,范效滨;基于不同回填材料的压实设备的试验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3年01期 |
13 |
张志宏;;灌浆技术在桥头跳车防治中的应用分析[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年12期 |
14 |
宋熙太;地下圆形洞室塑性回填效应的解析[J];岩土工程学报;1989年02期 |
15 |
李利华,傅依备,周秀鹏,张东;Sr、Cs 在回填材料中的吸附与迁移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8年S1期 |
16 |
董泽福;彭建文;阳业辉;;台背处理及回填类型研讨[J];中南公路工程;2006年05期 |
17 |
李朝晖;张虎元;赵彦旭;;轮胎条加筋土工程特性[J];工程勘察;2009年06期 |
18 |
张项利;;台背施工与台背跳车的防治[J];科技传播;2009年Z1期 |
19 |
谷存礼;黄雅文;刘秀珍;谢建勋;宋娟;;低放废物浅地层处置回填材料研究[J];辐射防护通讯;1990年06期 |
20 |
孙家瑛,郑京彪,周震雷;钛石膏-粉煤灰复合制备路基回填材料试验研究[J];公路;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