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戏曲序跋研究
【摘要】:我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除了少数专著外,大都以序、跋的形式散存于数以千万计的戏曲书籍中,这是研究中国戏曲史、中国戏曲理论批评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本论文以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为资料来源,将明代戏曲序跋材料做综合性的研究,从中归纳出普遍性和规律性。
古典戏曲是元代的表征性文艺形式,但元代的戏曲序跋并没有迎来创作的兴盛局面。进入明代以后,众多文人参与戏曲创作,戏曲序跋也由此大量产生,成为一种重要的戏曲批评形态。本论文将明代戏曲序跋分成以下几个部分来研究:功能论、创作论、剧本批评论、戏曲史观论、搬演论,将明代戏曲序跋中涉及戏曲理论的部分概括出来。
论文首先对戏曲序跋的研究现状作整体综述,然后提出论文的研究意义。其次概括了明代戏曲序跋的教化、宣泄、娱乐和歌功颂德的功能。再次是论文的重点,主要是论述明代戏曲序跋中的创作论和剧本的批评论。其中情节论、人物论、言情说和本色论是论文的创新之处,对明代戏曲序跋中有关情节、人物塑造、言情和本色的论述作了初步的探究。戏曲史观论主要是从明代戏曲序跋来看戏曲题材的来源与戏曲发展源流。最后是探讨明代戏曲序跋中的搬演论。
本论文通过戏曲序跋资料的呈现,来勾勒明代的戏曲理论。
|
|
|
|
1 |
刘奇玉;;性别·话语·策略——从序跋视角解读明清女性的戏曲批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
2 |
刘奇玉;;明清女性序跋作者的戏曲功能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
3 |
刘奇玉;;明清女性戏曲创作理论的诠释与接受——以古代戏曲序跋为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
|
|
|
|
1 |
叶长海 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主任 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曲海探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