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I、IVIM在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进行肾脏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检查,测量DKD患者各组的肾脏皮髓质FA值、D值及f值,并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DKD的发病机制及扩散张量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在DKD分期及评估方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有明确诊断和临床分期的46例T2DM患者,依据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DKD患者分为DM组、DNⅢ期组、DNⅣ期组,另有性别、年龄与DKD患者相匹配的同期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应用西门子3.0T磁共振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扫描,获取其肾脏TIWI、T2WI、DTI及DWI图像,通过软件进行后处理,分别得到FA值、D值及f值,并记录所有DKD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对照组与DKD患者皮、髓质间FA值、D值及f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对照组与DKD患者皮质FA值明显低于髓质,而皮质D值、f值明显高于髓质。2.对照组与DKD患者间皮、髓质FA值、D值及f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对照组皮、髓质FA值、D值及f值均高于DKD患者。3.对照组与DKD患者各亚组间皮、髓质两两比较:对于皮质FA值,除DM组与DNⅢ期组、DNⅢ期组与DNⅣ期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分期增加,皮质FA值逐渐减低。对于髓质FA值,对照组与DKD患者各亚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分期增加,髓质FA值逐渐减低。对于皮、髓质D值、f值,对照组与DKD患者各亚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分期增加,皮、髓质D值、f值逐渐减低。4.髓质FA值的诊断效能:鉴别对照组与DM组最佳阈值为519.36,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5%、93.7%;鉴别DM组与DNⅢ期组最佳阈值为428.09,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1.3%、87.5%;鉴别DNⅢ期组与DNⅣ期组最佳阈值为342.44,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3.8%、57.1%。5.皮质FA值与eGFR没有相关性(P0.05),髓质FA值与eGFR呈正相关(P0.01),并髓质FA值随着eGFR升高而增大;皮、髓质D值、f值与eGFR也呈正相关(P0.05),并皮、髓质D值、f值随着eGFR升高而增大。结论1.DTI及IVIM能够用来探究正常人和DKD患者的肾脏皮髓质FA值、D值及f值的一般规律,并发现随着病情的进展,FA值、D值及f值逐渐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DKD的发病机制。2.DTI及IVIM在DKD分期诊断中有一定意义,特别是髓质FA值,它能够较好的鉴别不同分期,为DKD的分期提供一定参考价值。3.DTI及IVIM获得的相关参数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具有一定相关性,提示DTI及IVIM可用于肾功能状态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