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吗啡肽-1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内吗啡肽—1诱导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并探讨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方法 采用MTT(四唑氮蓝)法检测内吗啡肽—1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瑞士-吉姆萨染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作用后K562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内吗啡肽—1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内吗啡肽—1作用后K562细胞的凋亡带,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与bax在肿瘤细胞内的表达。
结果 内吗啡肽—1 10~(-7)、10~(-11)mol/l组在96h时均对K562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该作用呈现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中10~(-8)mol/l作用最显著;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典型凋亡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10~(-8)mol/l的EM-1作用k562细胞96h后,出现了明显的凋亡峰,凋亡率为23.90±1.5%;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典型的梯状条带;经内吗啡肽—1处理的K562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降低,而bax蛋白则表达升高。
结论 1 内吗啡肽-1在体外可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同时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
2 内吗啡肽-1可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
3 内吗啡肽-1诱导K562细胞凋亡部分作用机制与激活Bcl-2/Bax通路有关
|
|
|
|
1 |
黄平,孙秉中,王文亮;白血病并发恶性肿瘤3例报告[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
2 |
程立,黄春妹,郑葆芬,单易非,吴正泉,陈伟俊;小鼠白血病病毒的分离及其鉴定——Ⅲ.凝胶层析分离的L6565病毒的致白血病活性[J];复旦学报(医学版);1981年01期 |
3 |
樊庆贤,周泽玉;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合并肾肿大1例[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83年02期 |
4 |
张文科;孪生姐妹白血病[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4年04期 |
5 |
薛永权
,焱;白血病细胞遗传学专题讨论会在我院召开[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85年02期 |
6 |
董陆佳,叶根耀,蒋本荣;正常和白血病血浆对粒系-巨噬系祖细胞的诱导活性[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6年02期 |
7 |
贺抗;;恶性淋巴瘤、白血病与多原发恶性瘤——附9例报告[J];肿瘤防治研究;1987年02期 |
8 |
达万明,刘源,韦树楠,魏世华;高热治疗白血病的研究——Ⅱ.正常造血细胞及白血病细胞对热杀伤敏感性的体外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8年02期 |
9 |
陈蒲荪,谢兆霞;放射治疗子宫癌后白血病二例[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8年01期 |
10 |
杜心垿;;粒系白血病病人骨髓细胞中核仁抗原P145的表达[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89年05期 |
11 |
王进升;陈佳荣;;261例白血病统计分析[J];滨州医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
12 |
刘卓刚;白血病与败血症[J];中国健康月刊;1990年06期 |
13 |
李湛全;贾乃镛;;服乙双吗啉发生白血病2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1990年05期 |
14 |
俞淑萍;黄晓玲;;36例白血病脑病并发院内感染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91年10期 |
15 |
赵秀兰,刘玲,殷小华,陈方;牡丹江地区1986~1990年白血病情况调查[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
16 |
全国白血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全国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
17 |
林凤茹;董作仁;徐世荣;潘凌;姚尔固;;治疗相关性白血病七例[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
18 |
苏献恩;;婴儿嗜酸粒细胞白血病1例[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01期 |
19 |
丁金英,潘宗坤,冯先进,毕学清;白血病特殊表现2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3年S1期 |
20 |
苏秀瑛;刘思赵;林志斌;;淋巴肉瘤伴发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1例[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