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化以及侧链和碳末端修饰的内吗啡肽类似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摘要】:内吗啡肽-1(EM-1,Tyr-Pro-Trp-Phe-NH_2)和内吗啡肽-2(EM-2,Tyr-Pro-Trp-Phe-NH_2)是1997年发现的对μ阿片受体有着高亲和性和选择性的内源性阿片肽,是公认的μ阿片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它们都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但是同时又具有酶解稳定性差、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和镇痛效果不能持久等缺点。因此我们通过合理设计,合成其类似物,以期在某些方面得到改善。我们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研究它们跟阿片受体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为基于内吗啡肽的镇痛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类似物的改造方法主要是二聚化、侧链修饰和碳末端修饰。本论文除了对阿片类与内阿片肽尤其是内吗啡肽的研究现状做一个综述外,主要实验工作有:
1.使用液相多肽合成方法设计合成了内吗啡肽母体以及碳末端修饰的类似物共14个化合物;设计合成了侧链修饰的内吗啡肽和morphiceptin的类似物共12个化合物;设计合成了内吗啡肽-2和氮端片断的二聚体共14个化合物。所有类似物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或制备板纯化,分子量经质谱确证。
2.通过放射配体竞争结合实验测定了以上化合物对大鼠脑膜上μ和6阿片受体的亲和性和选择性;通过离体器官生物检定实验测定了它们在豚鼠回肠纵行肌(GPI)和小鼠输精管(MVD)上的活性;选择有代表性的化合物测定了小鼠热板模型上的镇痛活性和小鼠脑匀浆降解特性。
通过以上实验,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1.内吗啡肽的碳末端酰胺为一较小的中性或弱碱性的基团时,能够使其更加倾向于跟μ阿片受体结合,较大的基团或酸性基团则会降低μ阿片受体亲和力,碳末端芳环的朝向能大大影响受体亲和力和选择性。
2.在内吗啡肽或morphiceptin的3位引入Hfe(2-amino-4-phenylbutanoic acid)或者4位引入Phg(phenylglycine)能够较好的模拟Phe的作用,D-Phg则效果不好,3位和4位的芳环在受体结合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3位引入Hfe的类似物能明显延长镇痛作用时间,内吗啡肽的主要在体降解位点在2,3位之间。
3.内吗啡肽二肽或三肽片断的二聚体能够增强单体的受体亲和力,内吗啡肽-2四肽二聚体随着连接子长度的延伸受体选择性呈现一种有规律的波动上升的趋势,在连接子长度为2和12个原子时,得到的类似物在MVD上表现出了很好的活性。因此,通过
|
|
|
|
1 |
阮林;阿片类药物的外周镇痛作用[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年06期 |
2 |
高艳锋;翟明霞;;内吗啡肽的构效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7年05期 |
3 |
虞鑫红,刘懋勤,李灵源,李建国,王玲,索彩玲;具有柔性亲电侧链的蒂巴因和奥利文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J];药学学报;1987年07期 |
4 |
陆瑞良;;酪·精二肽(kyotorphin)间接激活阿片受体的进一步证据[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82年06期 |
5 |
沈行良,马庆玲,蔺小平,赵建础;激光穴位照射对中央灰质神经原自发放电及痛反应的影响(摘要)[J];陕西医学杂志;1986年12期 |
6 |
郑明祺;阿片受体及其配体[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7年05期 |
7 |
葛邦錀,张鸿萍,徐永平,周德和;肝素钠对不同亚型阿片受体体外结合的影响[J];科学通报;1988年24期 |
8 |
金荫昌,叶菜英,李翊,索彩玲,李灵源,刘懋勤,金向明,毛振民;大鼠脑阿片受体的溶脱与提纯[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
9 |
刘存明;钱燕宁;章红;林桂芳;;芬太尼对大鼠葡萄糖代谢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6年01期 |
10 |
崔孟珣;阿片受体寡聚化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年03期 |
11 |
马汉祥;马富强;刘红;;瑞芬太尼的研究进展[J];宁夏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
12 |
王菲菲;马兰;潘銮凤;;β-arrestin在阿片受体内吞和阿片受体介导的核信号传递中的作用[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6年03期 |
13 |
路海;胡景霞;白波;;吗啡持续刺激对小鼠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J];现代免疫学;2011年02期 |
14 |
苏占军;;不同剂量纳洛酮在急性酒精中毒中的疗效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11期 |
15 |
路海;胡景霞;陈京;白波;;吗啡持续刺激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发育及分泌IL-12的影响[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
16 |
隋秉东;许浩坤;赵旭;刘洁玮;高昌俊;王亚云;李云庆;;内吗啡肽结构改造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1年05期 |
17 |
Lever OW
,朱友成;镇痛药:阿片类及阿片受体[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4年05期 |
18 |
Carr DB
,Murphy MT
,巴凤海;手术、麻醉与内啡肽系统[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90年03期 |
19 |
李刚;阿片受体的结构预测[J];海南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20 |
王化贤,王为民;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研究[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