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酒泉、肃北盆地新生代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及其意义

彭杨伟  
【摘要】:青藏高原是全球独特的地域单元,它的隆升是新生代地质史上的重大的事件,其演化发展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而青藏高原北部构造变形研究是认识印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高原隆升过程的关键。 酒泉盆地和肃北盆地的古地磁研究成果为在该区应用碎屑颗粒热年代学方法提供了基础。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通过青藏高原北部的酒泉盆地、肃北盆地裂变径迹的分析,探索青藏高原隆升的过程和机制。本文采集了酒泉-肃北盆地的火烧沟、瓷窑口剖面和铁匠沟剖面的23个新生代碎屑岩样品,进行了磷灰石样品分离和裂变径迹年龄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酒泉盆地源区在54.3Ma有一次快速蚀顶作用,33.8Ma-37Ma源区有一次构造抬升事件,在13-19Ma,酒泉盆地经历一次构造抬升冷却事件;肃北盆地源区分别在29.2Ma、26.7Ma、12.6Ma、8.7-10Ma构造抬升,在29.3Ma、8.4Ma、7.5-8.4Ma、5.3Ma、1.9Ma经历了构造冷却事件。以上构造事件显示印度板块碰撞变形应力在54.3-40Ma前传递到青藏高原北部边缘,此后又发生多次构造变形,其中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约8Ma显著隆升,周缘山区约5-2Ma强烈隆升。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隆升是长周期夷平和短周期隆升的多阶段过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成善,朱利东,刘志飞;青藏高原北部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高原向北生长过程[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3期
2 孔屏;那春光;;青藏高原的剥蚀与构造抬升[J];第四纪研究;2007年01期
3 孙火寿;;酒泉东盆地西部地质及地貌特点[J];中国地质;1957年03期
4 朱莲芳;马宝林;;酒泉盆地西部下白垩统沉积相及含油性[J];石油学报;1981年04期
5 赵贤正,夏义平,潘良云,谢结来;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年02期
6 赵振明;李荣社;;青藏高原北部不同地区河流和湖岸阶地的演化特征[J];地质通报;2006年Z1期
7 肖文华,由成才,谭修中,任晓红,杨红梅;酒泉盆地窟窿山地区撕裂断层与油气成藏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04年03期
8 刘百篪;曹娟娟;袁道阳;何文贵;;青藏高原北部活动地块内部的活断层定量资料[J];地震地质;2008年01期
9 段克勤;姚檀栋;王宁练;田立德;徐柏青;;青藏高原南北降水变化差异研究[J];冰川冻土;2008年05期
10 于乐江;胡敦欣;;青藏高原春季积雪在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中的作用[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6期
11 由成才;肖文华;方晨;;酒泉盆地青西凹陷构造特征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9期
12 薛金友;别洛齐明磷灰石矿床[J];化工矿物与加工;1975年06期
13 陈熙玮;;藻类制成的骨头[J];世界知识;1992年02期
14 方晨,孙万高,唐光华,杨克荣;窟窿山逆掩推覆带速度建场及其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4年03期
15 ;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基础地质调查综合研究主要新进展[J];西北地质;2005年03期
16 于浦生;李荣社;计文化;杨永成;孟勇;赵振明;陈守建;;青藏高原北部成矿带划分[J];西北地质;2007年04期
17 李德宇,王佩玲,刘建成;磷灰石型富轻稀土铈族Lessingite的晶体结构[J];硅酸盐学报;1981年04期
18 张余丰;磷灰石湿度计[J];气象;1985年09期
19 高善继,高艳君,翟丽娜,应兰;南岭两类不同成因花岗岩中的磷灰石特征[J];岩石矿物学杂志;1988年03期
20 李练兵;磷灰石三种类型的生物活性材料在体内培养早期: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比较研究〔英〕[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巍;侯振德;任朝峰;;基于图像相关法的羟基磷灰石材料静态力学性质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陈晶;曾令森;陈方远;梁凤华;;江苏青龙山磷灰石中的出溶体的初步研究[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宋云京;李木森;吕宇鹏;;羟基磷灰石粉体制备的现状及进展[A];第十五届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暨华东地区热处理年会三十周年纪念活动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刘杰;U.A.Glasmacher;M.Lang;C.Trautmann;K.-0.Voss;R.Neumann;G.A.Wagner;R.Miletich;;荷能重离子辐照常规和高压条件下磷灰石的损伤研究[A];第九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闻兴慧;;羟基磷灰石义眼胎眼窝填充术的临床应用分析[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五届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郑直;谭应佳;王亚烈;;华北、东北1:100万磷矿预测图说明书摘要(1982)[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7 朱雁鸣;韦朝阳;;三种添加剂对大豆苗期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孙东霞;季建清;刘一多;李宝龙;陈建军;;怒江河砂岩屑磷灰石FT结果与流域构造地貌演化[A];第十届全国固体核径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梁芳慧;周廉;王克光;;不同过饱和钙化溶液中制备钛表面磷灰石涂层[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丁雅梅;王秀奎;郭万春;袁晓燕;;明胶/低晶态磷灰石复合纤维膜的研究[A];中国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世敏;钛表面微弧氧化层的制备及评价[D];天津大学;2011年
2 黄志良;磷灰石(AP)的制备及其成分比较晶体化学与吸F~-行为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3 王友法;生物医用磷灰石纳米粒子的控制合成、表征及其溶胶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许虹;矿物及炉渣在水体除磷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刘羽;磷灰石的矿物谱学研究[D];中山大学;2003年
6 廖其龙;磷酸钙生物活性陶瓷粉末的冲击波合成及活化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娄占伟;酒泉盆地勘探目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8 穆亚冰;仿生矿化及其因素的调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斌婷;酒泉盆地石大凹陷岩性油气藏识别及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10 郑庆丰;纳米羟基磷灰石介导靶向端粒酶逆转录酶RNA干扰的肺癌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杨伟;酒泉、肃北盆地新生代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及其意义[D];兰州大学;2006年
2 林岚云;自组装仿生法快速沉积Ti/CHA涂层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曾麟;FHA及BG/BG-FHA复合涂层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肖世勋;医用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5 姚勇波;磁性介孔磷灰石微球的构建及药物缓释性能[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洪友;仿生法制备磷灰石及其应用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郭志华;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作为药用辅料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8 孙圣淋;应力对钛在模拟体液中沉积磷灰石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2年
9 钱功明;重金属废水处理剂的研制及应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10 彭杨宏;柴达木盆地北缘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及其意义[D];兰州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波;澳蒙托矿业将首产磷灰石[N];农资导报;2008年
2 龚震;警惕磷灰石出口暗渡陈仓[N];中国财经报;2008年
3 张迅;黑河与俄阿穆尔共同开采磷灰石矿[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4 于莘明;我地学家从青藏高原“心脏”解升高之谜[N];科技日报;2008年
5 记者 赵凡;汶川地震系青藏高原向东挤压所致[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6 郝晓红 赵振明;青藏高原北部划出20个成矿远景区[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莫建兴何瑞清;地震测线登上雪域高原[N];中国石化报;2008年
8 记者 李晓明;中美德等再度联手“透视”青藏高原[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9 许琦敏;罕见鱼化石见证青藏高原隆起[N];文汇报;2008年
10 柳霞;前4个月俄化工产品生产各有升降[N];远东经贸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