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挠曲与非线性振动分析的自适定小波方法
【摘要】:
有限区域初边值问题的小波方法中,解的小波形式在边界上的构造以及对问题边界条件的处理一直是这一方法中所关注的关键问题,目前对此尚未建立统一的途径。为此本文开展了以下工作:
1).首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对于有限区域初边值问题均适用的小波方法。该方法对边值问题和初值问题的解给出了统一的小波形式,即,通过边界处和区域内小波系数构造Lagrange插值多项式对区域外的小波系数进行外插,从而实现了问题的解向区域外的连续延拓并且完全由区域内的小波系数表征。在此基础之上,对问题的解给出了显式含有所有边界条件(即函数值及其导函数值)的小波形式,以此实现了边界条件的准确处理以及力学问题的求解。
2).对于梁板结构静/动力学问题,基于上述小波形式以及梁板结构的变分原理,建立了能够统一处理梁、板静/动力学问题的各类齐次、非齐次边界条件和屈曲问题的各类边界支撑条件的小波—变分法,并得到了统一形式的离散静/动力学方程和屈曲问题的特征值方程。由于本文提出的改进小波形式及其小波基函对任意形式的边界条件保持不变,对于给定的梁板结构的横截面和材料性质,离散静/动力学方程、特征值方程无论形式上,还是方程的系数矩阵的值对于各类齐次、非齐次边界条件均保持不变性;同时,本文提出的小波形式中,小波系数是独立的,从而由变分法所建立的离散静/动力学方程、特征值方程自动封闭而且是适定的,对于任意给定的齐次或者非齐次边界条件,离散静/动力学方程存在唯一解。这一方法解决了现有梁板结构静/动力学的小波—Galerkin方法和小波—有限元方法处理非齐次边界条件时存在的离散静/动力学方程不适定的问题,以及对于不同形式的边界条件,离散方程的形式和系数矩阵的值不统一的问题。
3).基于本文提出的改进小波形式,通过配点方法,将有限时域[0,T]上的多自由度系统非线性振动的初值问题转化求解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从而建立了非线性振动初值问题的多分辨率、自适应小波配点方法,并针对非线性性给出了基于同伦算法的小波自适应算法和程序。基于本文的小波形式,多自由度系统的非线性振动方程(通常为二阶时间常微分方程组)的初值问题可被直接转化为一组适定的非线性代数方程,而无需事先将其转换为状态方程。因此,与现有的基于状态方程的小波配点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所得的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未知数个数仅为前者的1/2;从而大大降低了计算所需的存储空间,至多为现有小波配点方法所需存储空间的1/2;同时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至少是现有小波配点方法的2倍。
4).很多振动控制系统可以表示为具有时滞的多自由度动力系统,本文尝试了将小波自适应方法应用到时滞系统的求解和稳定性分析。首先基于现有的小波自适应分解和重构算法得到了Laplace逆变换的自适应小波数值计算公式,应用该公式将多自由度多时滞线性振动系统近似等价的转换成映射动力系统。由此不仅可求解原时滞系统的初值问题,同时可给出其最右特征根近似值,从而判定其稳定性,并且能够在选定的系统参数平面上给出近似的稳定区域及其边界。与已有的线性多步法相比,本文可避免将时滞振动方程转换成状态方程,从而所得的映射矩阵的阶数将小于前者。
|
|
|
|
1 |
徐加初,王乘,刘人怀;夹层椭圆形板的非线性振动[J];振动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
2 |
戚作涛;复摆的非线性振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2期 |
3 |
吴昆裕,邵继红;间歇模原子力显微镜非线性振动的数值模拟[J];声学技术;2000年03期 |
4 |
何勤;气轨上的非线性振动[J];物理实验;2002年09期 |
5 |
李惠玲;从非线性振动看混沌的特性[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6 |
原立盛;平面摆非线性振动水平分量方程的建立及其近似解[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7 |
周显波,李鹏松,吴柏生;一类非线性振动周期与周期解的解析逼近[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04期 |
8 |
何勤,潘波;三质点单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特性分析[J];大学物理;2002年01期 |
9 |
王永岗,戴诗亮;受热双层圆薄板的轴对称非线性振动[J];工程力学;2003年02期 |
10 |
王永岗,戴诗亮;受热双层金属圆板的非线性振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11 |
孙勇,扶名福,杨国泰;非线性振动定量分析技术的一些回顾与展望[J];振动与冲击;2003年03期 |
12 |
吴瑞安;冯加权;王玉军;仲政;;橡胶隔振系统非线性振动参数识别与特性研究[J];力学季刊;2007年02期 |
13 |
张琪昌;王炜;郝淑英;;研究强非线性振动问题的最简规范形方法[J];应用力学学报;2008年04期 |
14 |
冯维明;高黎黎;;索-梁耦合系统非线性振动分析[J];振动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
15 |
刘成俊;刘军;井上刚志;石田幸男;;电磁外力激励下裂纹转子非线性振动响应实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08年10期 |
16 |
吕建根;王荣辉;赵跃宇;;受梁端激励斜拉索的非线性振动响应[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9期 |
17 |
林少光;龚善初;;利用线化和校正法求非线性振动近似解[J];科技导报;2009年23期 |
18 |
陈赵江;张淑仪;郑凯;;高功率超声脉冲激励下金属板的非线性振动现象研究[J];物理学报;2010年06期 |
19 |
赵凤群;王忠民;;运动矩形薄膜的非线性振动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0年06期 |
20 |
万浩川;张琪昌;王炜;;复规范形理论在研究三自由度强非线性振动问题中的应用[J];振动与冲击;2010年08期 |
|
|
|
|
|
1 |
闻邦椿;;非线性振动的工程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
2 |
闻邦椿;;“工程非线性振动”的研究的若干进展及展望[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
3 |
张伟;张红星;刘彦琦;;传动带非线性振动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
4 |
李安军;邢桂菊;周丽雯;;换热器直管非线性振动及运动稳定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
5 |
李安军;邢桂菊;周丽雯;;换热器直管非线性振动及运动稳定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
6 |
张伟;张红星;刘彦琦;;传动带非线性振动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
7 |
孙麟;张伟;曹东兴;姚明辉;;可变形机翼非线性振动的理论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8 |
赵永刚;王新志;丁雪兴;苏培仁;;静载作用下弹性地基圆薄板的小阻尼非线性振动[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0(8)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8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
9 |
王新志;洪小波;刘宏明;;正交各向异性圆板非线性振动[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一九九六·第六期)——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
10 |
杜国君;曹益;张秀礼;;初挠度对夹层圆板非线性振动特性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