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FI-CE在测定草药活性组分中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刘利红  
【摘要】: 各种分析仪器的联用技术是目前分析化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体现,该技术集中了流动注射和毛细管电泳的优势。流动注射的强大样品预处理能力不仅可以拓宽毛细管电泳的应用领域,而且还能从根本上解决毛细管电泳不能连续进样的缺点。然而,迄今为止,流动注射的强大样品预处理能力不仅未能在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中得到充分地应用,而且此联用技术在中草药活性组分的分离测定中仍有许多理论和应用需要深入研究。此外,浓度灵敏度低仍是制约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径之一。为了充分发挥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的优势和解决毛细管电泳浓度灵敏度低及由于电动进样而引起的重现性较差的问题,本论文在综述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如下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1.利用流动注射高的进样频率,首次建立了分离测定决明子、大黄及其制剂中的四种活性葸醌类化合物的流动注射-毛细管区带电泳新方法,并对样品基体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探讨。 2.利用流动注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联用技术分离测定了不稳定化合物山姜素和小豆蔻明(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互相转化)。 3.建立了以三甲氧苄二氨嘧啶为内标的分离测定中草药中粉防己碱和防己诺灵碱的流动注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联用技术新方法,该方法的精密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4.利用电渗流引入水柱的柱头场强放大样品进样的富集手段,建立了流动注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联用新技术,并以防己诺灵碱和粉防己碱为模型化合物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本论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在对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联用的必要性、联用的基本原理、分流接口和装置及应用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毛细管电泳中常用的富集方法及在流动注射与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中的应用。 第二章:采用有效长度4.8cm未涂层的石英毛细管作为分离毛细管,建立了同时测定决明子、大黄及其制剂中大黄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的流动注射与毛细管区带电泳联用新方法。样品溶剂由100mM NaOH和乙腈的混合溶液组成(1:1 v/v),缓冲体系由15mM硼砂、12.5mM磷酸二氢钠和42%乙腈(v/v)组成。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在最佳条件下,四种分析物可以在6分钟内获得基线分离,进样频率可达12样/小时。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和大黄素的峰面积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2%、0.89%、2.49%、2.19%和4.45%、4.44%、4.34%、0.61%。 第三章:采用内径50μm,有效长度10.3cm的未涂层石英毛细管作为分离毛细管,4mM硼砂、8mM磷酸二氢钠、8mM十二烷基硫酸钠和19%(体积比)的乙醇作为缓冲溶液,建立了同时测定草豆蔻中山姜素和小豆蔻明的流动注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联用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体系的进样频率可达11-24样/小时。山姜素和小豆蔻明的峰面积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0%、2.5%和2.5%、3.1%,其峰面积与浓度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6和0.9997。该方法已用于草豆蔻中山姜素和小豆蔻明的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0-92%和99-105%。 第四章:首次将场强放大样品进样方式引入流动注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联用技术,并以防己诺灵碱和粉防己碱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影响分离和富集的条件。在最佳条件下,粉防己碱和防己诺灵碱的富集倍数可达6.8-8.9倍,峰面积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6%、0.94%和4.8%、4.4%,进样频率可达50样/小时。 第五章:采用内径50μm、有效长度4.5cm的未涂层石英毛细管作为分离毛细管,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分离测定厚朴及其制剂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流动注射-毛细管区带电泳新方法。最佳的样品溶解条件为150mM NaOH、最佳的缓冲溶液组成为10mM硼砂、10mM磷酸二氢钠,最佳的pH为12。在最佳条件下,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峰面积与浓度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1和0.9998,峰面积、峰高和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3.6%、2.0%和1.6%、2.0%、1.4%。二者可以在5分钟内达到基线分离,进样频率为28样/小时。 第六章:采用三甲氧苄二氨嘧啶为内标,建立了分离测定粉防己碱和防己诺灵碱的流动注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新方法。最佳的缓冲溶液组成为15mM醋酸钠、15mM醋酸、3%(v/v)吐温20和5%(v/v)的甲醇、最佳的pH为5.5。在最佳条件下,其峰面积与浓度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6和0.9991,进样频率可达19-40样/小时。该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并已用于防己及其制剂中粉防己碱和防己诺灵碱的分离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5-109%、92-106%。 第七章:建立了分离测定黄连及其制剂中药根碱、小檗碱和巴马汀的场强放大样品进样和流动注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在线联用的新方法。考察了缓冲溶液的离子强度和样品环体积对富集效果的影响。利用流动注射的16通自动进样阀的结构特点,通过电渗流在样品进入毛细管前注入一段水柱,可使样品注入时的电场强度提高,以便更有效地堆积分析物离子。该体系缓冲溶液的组成为30%(v/v)乙醇-2%(v/v)吐温20-240mM醋酸铵溶液,最佳pH为4.7。在最佳条件下,富集倍数可达64-86倍,进样频率可达24样/小时。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的检测限分别为27、26、22 ng/mL(S/N=3),峰面积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3.3%、3.8%和1.2%、2.7%、3.1%。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宏丽;张玉霞;程玉桥;陈兴国;胡之德;;微流控毛细管电泳—流动注射联用技术在分离和测定中药制剂中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应用(英文)[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马红燕;高瑞;王海莲;;流动注射-荧光光度法测定依诺沙星[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1年02期
3 谢志鹏;蔡定建;钟华;汪敬武;;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维生素B_1及在尿液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试验室;2006年09期
4 薛蓓;胡之德;;流动注射—共振光散射技术联用在线测定人血清中蛋白质含量[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潘仲巍;陈永雷;陈兴国;;测定药物制剂中多种活性组分的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新方法[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鲁丹;刘雅萍;;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痕量六价铬[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年03期
7 高宗华;黄玉玲;;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年06期
8 石杰;马海鸣;王瑞勇;陶鹏丽;柴亚辉;张璐;杨鹏;张倩;;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过氧亚硝酸根的研究[J];光谱实验室;2011年01期
9 耿莉,关涛,申红梅,张宏绪;酸提取-流动注射原子吸收法测定发锰[J];中国公共卫生;1996年04期
10 饶毅;黎莉;刘隆洪;袁华生;魏惠珍;黄周华;杨世林;;HPLC法同时测定防己药材中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J];中草药;2006年04期
11 涂云飞;毛志方;杨秀芳;;茶叶抗氧化能力测定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09年01期
12 唐蕊;侯冬岩;回瑞华;;用一种新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槐叶和槐米清除·OH能力[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3 孙艳;王驰;;共振瑞利散射法测定粉防己中粉防己碱[J];中草药;2009年07期
14 许红平,马智兰,冯宁川;流动注射光度法测定微量铝含量[J];宁夏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15 和健,王建国,穆丽华,陈书红,刘刚叁;HPLC测定迪可颗粒中芍药苷和粉防己碱的含量[J];中成药;2005年01期
16 陈斌生,李勇,魏建荣;流动注射在线测定饮用水中氰化物方法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年03期
17 李林,周玲,胡森科,尚磊,程占胜;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尿铬[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5年05期
18 汪洋,赵珍义;注射剂中氯离子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测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6年08期
19 韩小年;唐玉海;于春玲;刘养浩;刘宏浪;;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6期
20 韩小年;唐玉海;于春玲;王楠楠;熊迅宇;;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吩噻嗪类药物的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文坚;;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的方法研究[A];天津市第十二次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2 姚舜;芦凤桂;李少青;张毓新;;闭环控制真空电子束钎焊薄壁毛细管[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5年
3 齐延峰;公茂琼;曹勇;吴剑峰;;混合工质制冷系统中节流元件毛细管的两种计算方法比较[A];第五届全国低温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唐三湘;鄢国志;张树国;;家用电冰箱R600a替代后毛细管与制冷剂充注量的优化[A];2001年全国空调器、电冰箱(柜)及压缩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5 叶美英;鲁颜尔;李宝兴;刘金华;;纳米TiO_2光催化毛细管反应器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光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赵可可;康月;高思云;吴尚杰;邓永林;;新型双向热力膨胀阀在变频空调中的应用研究[A];第九届全国空调器、电冰箱(柜)及压缩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徐嘉靖;戴伟;单雯雯;吴卫东;张林;唐永建;;低密度多孔材料毛细管内原位成型凝胶化过程模拟[A];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9年
8 王菊英;姜正良;龚延凤;何嘉鹏;;制冷毛细管中气液两相流体动力学分析和计算[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1996年
9 周建诚;雷海涛;陈恩;;水冷单元式空调机分配毛细管节流选型及试验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蔡称心;;纳米毛细管用于SECM细胞成像的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利红;FI-CE在测定草药活性组分中新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兰州大学;2007年
2 刘秀美;用于药物分析的FI-CE新体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王树民;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2007年
4 罗智;毛细管电泳中涂层技术及间接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2008年
5 朱金花;反向电压下毛细管电泳在线富集新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吕文娟;构效关系及CE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2008年
7 周雷;毛细管电泳中衍生反应的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2008年
8 张会鸽;微乳-CE新体系及提高灵敏度的新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王兆彦;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的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2007年
10 郭喜凤;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联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姝;测定化妆品有效成分及中草药活性组分的FI-CE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丁秀萍;毛细管电泳在中药及其煎煮液分析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08年
3 唐蕊;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分析天然产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玉霞;毛细管电泳在藏药活性组分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邓大超;流动注射分析系统的开发及氨基酸的快速检测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6 张道建;药物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娟;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化学需氧量和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范春蕾;化学发光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晓宇;毒物的化学发光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苏苓;流动注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锰[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马效军;甘肃省教育部继续重点共建兰州大学[N];甘肃日报;2006年
2 王德民;甘肃省局兰州大学共建雷电业务轨道[N];中国气象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宜秀萍;以病人为中心[N];甘肃日报;2006年
4 记者 郭姜宁;兰州大学达尔文协会获殊荣[N];科技日报;2006年
5 记者 黄顺;兰州大学拓展目标瞄准深圳[N];深圳商报;2006年
6 ;自强不息 做西部文章 好风借力 创百年辉煌[N];光明日报;2001年
7 新华;兰州大学建立环县皮影戏剧研究基地[N];兰州日报;2005年
8 焦新;王寒松任兰州大学党委书记[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王艳明;最早上报结石患儿医院:这是基本道德[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王乙妃;兰州大学 实现一卡通全校[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