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论当前我国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姜喜冬  
【摘要】: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是一个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矿产资源基本状况和特点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抓住机遇,参与全球矿业领域的国际竞争,促进矿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矿产资源法律制度在自然资源法律制度中占有核心地位,它主要包括矿产资源产权及其性质、“矿权”和“矿业权”概念的规范化、“探矿权”和“采矿权"性质的准确界定、矿产资源产权结构与设置、矿业权取得和流转、矿产资源开发的行政监督管理等。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法律制度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立法散乱,缺乏内部配合、矿业权取得和流转制度设计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同时在行政监督管理上忽视经济手段的运用。笔者从阐述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入手,借鉴国外矿业立法经验,简要论述了我国矿业权性质、矿业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关系、矿业管理制度规范等,指出我国现行矿业立法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继承我国矿业立法成果的、与国际接轨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矿业权运作与管理的立法建议。在此基础上,对创新立法与运用法律手段来有效完善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法律制度,完善矿业权制度,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保护好环境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主要内容:一是矿产资源法律制度概述,即矿产资源概念、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法律属性,矿业权、探矿权、采矿权性质的界定,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特征,矿产资源所有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关系。二是我国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现状和主要缺陷。其中包括矿业权取得和流转制度中的缺陷;矿产资源有偿制度中的缺陷;矿产资源开发中行政监督管理制度中的缺陷。三是对完善我国目前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主要观点有:完善立法,进行矿产资源产权市场化改革;建立公平合理科学的矿业权有偿制度;改革矿业税费制度实现与国际接轨;完善矿产资源管理监督模式和方法;建立明晰的矿产资源产权关系;维护地勘单位在矿业权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妥善解决土地使用制度与矿业权制度的关系:建立矿产资源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立法与监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褚燕;;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1期
2 ;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管理进一步做好整合矿产资源工作的意见[J];楚雄政报;2008年01期
3 ;国土资源部2002年矿产资源管理治理整顿工作意见出台[J];中国建材;2002年03期
4 刘玉强,李克强,王玉玲,许洪泉;大力培育矿业权市场促进矿业经济健康发展[J];中国地质;2000年05期
5 孙英男,李守义;论我国矿业权市场主体缺位[J];地质与勘探;2004年03期
6 何贤杰;建立矿产资源管理新体制框架的思考[J];中国地质;1994年03期
7 刘忠珍;矿业权市场建设思考[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9年04期
8 耿书文,刘胜富,韩丽敏;矿产资源管理法规查询系统[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0年04期
9 王书远;培育矿业权市场 振兴安徽矿业[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0年11期
10 胡远群;我国矿业权市场浅析[J];湖北地矿;2002年03期
11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建立地(市)级矿业权交易机构的通知[J];国土资源通讯;2011年16期
12 刘文健;西部矿业权市场的现状与前景初探[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0年09期
13 刘生辉;关于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0年10期
14 ;四川省矿产资源管理与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在雅安召开[J];四川地质学报;1992年01期
15 赵黎明;张平在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强调 矿产资源管理要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的原则[J];安徽地质;2001年01期
16 杨立坤;地勘单位应在矿业权市场上有所作为[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1年04期
17 李显冬;;矿业权的综合法律调整[J];青海国土经略;2002年02期
18 房友东 ,钟立喜 ,邓学军;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完成矿山企业年检工作[J];江苏地质;2005年02期
19 刘国民;加强矿产资源管理 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J];资源.产业;2000年11期
20 何贤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矿产资源管理新体制框架的思考[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梅;;浅析我国矿业权市场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A];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论文集[C];2009年
2 郭会山;;矿产资源管理与评估[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希凯;;从地质成果商品化到矿业权有偿取得——地质成果商品化有待完善[A];地质工作体制改革30年座谈会文集[C];2008年
4 王霞;;借西部大开发契机、培育青海矿业权市场[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蔡春杰;李思玲;曲伟勋;邵明明;;加强矿产资源管理 充分回收黄金资源[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立坤;;地勘单位应在矿业权市场上有所作为[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江平;刘代喜;;加强矿产资源管理 确保矿山可持续生产[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8 易继宁;叶锦华;徐凌云;;初论矿产资源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制度[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金奎喜;王继;;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对比研究[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思思;;浅析我国的矿业权市场[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鑫磊;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我国矿业权市场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王春秀;矿业权市场及矿业权价值评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3 孟刚;黑龙江省矿业权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4 郑洪涛;河南省地质勘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佘延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矿产资源勘查行业的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王峰;中外矿业资产评估理论与实务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朱灏;矿业权价值评估的竞争分析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吴垠;我国矿产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马长海;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艳龙;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资本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喜冬;论当前我国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D];兰州大学;2007年
2 李建力;我国矿业权市场投资风险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占堆;国有地勘单位在矿业权市场中的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郭静;论运用资源产权理论健全我国矿业权市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康晋明;基于Mapinfo平台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柏林;采矿权价值评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7 王超;矿业权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陈开圣;基于GIS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研究——以榆林地区为例[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9 吴雪松;基于Super Map的阿拉善矿产资源空间检索与专题制图地理信息系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韩聪;矿产资源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栗为文;建立矿业权市场的路还要走多远[N];中国矿业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杨杰;我区矿业权步入“市场化”轨道[N];新疆日报(汉);2011年
3 记者 赵京燕 申文静;全国矿业权市场网开通[N];中国矿业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姜丽丽;我国矿业权交易市场有待发展[N];中国矿业报;2010年
5 记者 田雪莲;北矿所建立矿业权交易独立专家评价体系[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6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王志刚;构建矿业权市场的几个要点[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7 雷静;全国矿业权市场网开通[N];中国黄金报;2011年
8 李伟锋;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9 梁成甫;天等县矿产资源管理有力度[N];中国矿业报;2009年
10 陈东兴 杨昊天 吴婷;古丈“齐抓共管”加强矿产资源管理[N];团结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