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随机共振理论的弱信号检测
【摘要】:
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检测是一项常规研究课题,在通信、雷达、海洋以及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非线性科学的不断发展,提出的随机共振理论,成为弱信号检测的新理论和方法。
随机共振是非线性系统、随机噪声和输入信号之间产生的一种协同现象,足由于噪声能量向信号能量转移,提高了输出信噪比,从而提取出弱信号的特征信息,本论文以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
首先,针对绝热近似小参数随机共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变数值计算步长的随机共振算法,该算法使双稳态系统能同时处理低频信号和高频信号。另外以往检测信号特征信息几乎都是频率信息,本论文尝试性地提出了检测输入信号振幅的思路,并且给出了处理的流程;
其次,对几种混合输入弱信号检测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重点研究了高低频混合信号的处理方法,并且给出了多频信号处理的流程;
最后,在随机共振理论用于高维信号处理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随机共振理论用于高维信号处理打下了一定基础。
论文还搭建了双稳态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上述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和方法的合理性。
|
|
|
|
1 |
杨家兴;弱信号检测的神经网络方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2年S1期 |
2 |
谢红梅,俞卞章;基于神经网络预测器的混沌海杂波弱信号检测[J];现代雷达;2004年09期 |
3 |
冯刚;;基于自适应滤波的弱信号检测的DSP实现[J];科技信息;2006年S4期 |
4 |
高雯;高宝成;祖世强;;弱信号检测领域中随机共振的理论及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2009年01期 |
5 |
李健,周激流,何坤,乔强;应用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实现弱信号检测[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年02期 |
6 |
宁爱平;;基于LM算法的BP神经网络的混沌背景下瞬态弱信号检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6期 |
7 |
兀旦晖;赵晨飞;韩楠;杨帆;;混沌同步在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7年11期 |
8 |
吴芳;杨日杰;田淑荣;高青伟;;基于相关与小波变换相结合的弱信号检测[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9 |
刘旭东,徐宇茹,车志宇,赵秀丽;同轴陷波器分析[J];机械与电子;2004年07期 |
10 |
兀旦晖;韩楠;杨萍;;基于Chua电路混沌同步在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自动化博览;2007年01期 |
11 |
张运生,耿玉珍,左健,邓中,黄培华;激光测定年代的弱信号检测[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2年S1期 |
12 |
李鹏;陈刚;张葵;;基于高阶累积量和匹配滤波的信号检测新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1期 |
13 |
张文爱;宁爱平;;混沌背景下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弱信号检测[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14 |
段锦升;熊晓燕;;小波变换在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7年05期 |
15 |
韩佳鸣;王森章;;两种检测微弱正弦信号方法的比较研究[J];微处理机;2009年03期 |
16 |
栾风虎;李玉峰;于学明;司锡才;;基于高阶累计量的时延估计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
17 |
张宁;庞学亮;林春生;于李洋;;远场弱磁信号的小波域自适应检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1年02期 |
18 |
朱庆厚;;改进的压缩接收机对直扩信号的检测[J];电子对抗;1997年02期 |
19 |
李春树;安云峰;骆岩红;;随机共振方法在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03期 |
20 |
王仁道,刘玉文;分布式数控系统在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J];数据采集与处理;1992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