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密度磁记录磁头用薄膜材料的研究
【摘要】:
磁记录存储系统中通常使用复合磁头,它包含两部分:一是写入信息的软磁薄膜写磁头,另一个是读取信息的GMR读磁头。这两部分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磁记录系统的记录性能。本论文主要以下对三部分进行了研究:一是GMR读磁头用水平取向CoCrPt硬磁偏置层的研究;二是FeCo反铁磁耦合薄膜的研究;三是FeCoN软磁薄膜的研究。主要的到了一下结果:
1.直接沉积在(200)取向的CrW衬底上的CoCrPt薄膜并没有出现期望的(11(?)0)水平取向,而是(0002)垂直取向。引入一层3 nm的CoCr中间层后,我们得到了不同Pt原子百分比(8.5-25 at%)的(11(?)0)水平取向的CoCrPt薄膜。CoCr中间层层对于调整衬底层与磁性层之间的错配度,促进外延生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2.我们利用3维微磁学模型对于CoCrPt水平矫顽力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CoCrPt水平矫顽力是由磁晶各向异性能和磁弹性各向异性能两项决定的,当Pt的原子百分比大于15%时,CoCrPt薄膜的面内矫顽力主要由磁弹性各向异性能决定。
3.我们在MgO籽层和Cr衬底上成功制备了水平取向的CoCrPt薄膜。
4.在FeCo薄膜中添加了N元素后,薄膜的软磁性大为改善。薄膜的磁性随着N_2流量比fN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当N_2流量比fN的值为10%时,薄膜的磁性最好为:4πMs~-20 kG,H_(ce)~4.5 Oe,H_(ch)~1 Oe,H_k~90 Oe。N_2流量比fN的值为11%是,薄膜矫顽力最小为:H_(ce)~3Oe,H_(ch)~0.45 Oe。N_2流量比fN的值在9%-18%之间时,FeCoN薄膜都保持良好的软磁性,H_(ch)的值为1 Oe左右。
5.FeCoN薄膜有非常优异的高频响应特性,当N_2流量比,fN的值为10%时,我们得到最高的铁磁共振频率为3.45 GHz。6.FeCo单层膜和FeCoN薄膜的磁性相比较是由两种不同的磁化过程决定的,FeCo单层薄膜是团簇的磁化过程;而FeCoN薄膜是均匀的颗粒,它的矫顽力的显著降低可以归因于晶粒尺寸效应。
7.我们利用Ru做非磁性金属中间层制备了FeCo反铁磁耦合薄膜。在Ru层厚度为0.88 nm,反铁磁耦合薄膜的耦合最强。但薄膜的磁性并不是很好,难轴矫顽力为20 Oe。
8.我们利用磁力显微镜观测薄膜表面的磁畴变化,研究了薄膜的反磁化过程。多层薄膜沉积态是上下两层对应分畴的,磁化到饱和后所有磁矩都沿外场反向排列。随着外场的降低薄膜上层磁性层先开始出现反向畴,开始翻转。当磁场降至反向40 Oe时,薄膜上层的磁畴几乎完全翻转,只有少部分由于缺陷的存在而被钉扎。反向磁场继续增大,下层磁性层磁矩开始分畴翻转。当磁畴增加至反向650 Oe时,上下两层磁性层磁矩都已翻转沿外场方向排列。即多层膜上层磁矩先随外场的降低开始分畴翻转,上层翻转后下层再开始翻转。
|
|
|
|
1 |
李晓红,杨正;Fe-Ni合金薄膜的结构和磁性[J];物理学报;2004年05期 |
2 |
聂向富,马丽,郭革新,马丽梅,孙会元,甄聪棉;磁记录材料及其测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3 |
张博洋;高凤菊;张云鹏;;方兴未艾的磁头材料——巨磁电阻自旋阀材料[J];现代物理知识;2007年01期 |
4 |
杨正
,左长安
,刘建中;热压铁氧体磁头材料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2期 |
5 |
;磁头用的热压铁氧体的静态磁性和高频磁性[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5年01期 |
6 |
R.M.White;郑友德;;磁性材料的研究时机[J];世界科学;1987年01期 |
7 |
;新发明新产品[J];发明与革新;2001年02期 |
8 |
;兰州大学磁学与磁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9 |
王俊健;新型磁头材料──非晶态合金[J];物理;1987年11期 |
10 |
高桥克弘;屠友灿;;对靶溅射氮化铁薄膜的形成及其特性[J];信息记录材料;1989年03期 |
11 |
;非晶磁性材料的开发和应用[J];金属功能材料;1994年03期 |
12 |
文凡;非晶和纳米结构磁性材料[J];金属功能材料;2000年02期 |
13 |
;热压Mn—Zn铁氧体及录象磁头[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4年02期 |
14 |
汪敢;软磁铁氧体单晶研制概况[J];人工晶体学报;1982年Z1期 |
15 |
王一红;;新磁性材料及其应用[J];科学世界;1999年01期 |
16 |
杨正
,刘建中;镍锌系列热压铁氧体的研究——Ⅱ.内禀磁性和静态磁特性[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
17 |
娄明连
,刘宗英
,胡国光;磁头制备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2期 |
18 |
郭贻诚,姜寿亭,高振声;我国磁学研究进展[J];物理学进展;1991年03期 |
19 |
启明;利用湿法生产高B_s磁头铁芯[J];金属功能材料;1997年05期 |
20 |
文凡;金属系软磁材料[J];金属功能材料;200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