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Sphingofungin F的全合成研究
【摘要】:
天然产物鞘氨酸抗菌素(Sphingofungin)类化合物是烟曲酶产生的抗菌代谢物的一种新科,首先在1992年由Merck公司的Van Middlesworth与他的合作者从海洋生物Aspergillus和Paecilomyces中分离得到。这些化合物表达其生物活性有独特的机制,即对丝氨酸十六(烷)酰转移酶(SPT,生物合成鞘酯类的一种很重要的酶)具有很有效的抑制活性。由于其独特的生物活性,有许多化学家对其进行了全和成工作。尽管如此,发展一种更为高效简洁的路线来合成天然产物Sphingofungin类化合物对其研究及应用仍然有很大的化学和生物学意义。
本文就Sphingofungin家族化合物的发现、结构确定及化学合成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结合本实验室应用以樟脑为原料合成的三环亚胺内酯在不对称合成α-氨基酸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利用Aldol反应合成β-羟基α-氨基酸方面的经验,设计了两条合成路线对天然产物Sphingofungin F经行了全合成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对天然产物Sphingofungin F的全合成过程中,发展了由内酯一锅法合成末端羟基酮的方法学并应用于全和成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全合成的效率。另外,还发展了利用格氏试剂异丙基溴化镁为试剂,以甲醇钠为催化剂一锅法高产率的由内酯合成末端羟基酰胺的方法,为酰胺的合成以及Weinreb酰胺的合成提供了另外一条高效的途径。本文的主要内容有:
1.在实验室对三环亚胺内酯合成路线的基础上进行了条件优化,提高了手性氨基酸辅助基的合成效率,并合成了天然产物中的重要片段甲基化的三环亚胺内酯。
2.发展了由内酯为原料,以甲醇钠为催化剂,一锅法合成末端羟基酮的方法。以不同的内酯与不同的格氏试剂反应,研究了这个反应的适用性,并均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在由核糖衍生的内酯的反应中发现了开环又重新关环的反应,探索了其反应机理,以单晶衍射确定了其产物构型,发展了一种合成与文献中构型相反的化合物的新方法。
3.发展了以内酯为原料、以异丙基溴化镁为试剂、甲醇钠为催化剂一锅法合成Weinreb酰胺或其他酰胺的方法学,为末端羟基酰胺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经。
4.利用我们发展的一锅法制备内酯的方法合成了天然产物中的一个重要片段砜,并以L-(+)酒石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另外一个重要片段不同保护的烯丙基溴。尝试了偶联反应并均取得了成功。成功将所得的偶联产物转化为全和成中所需要的重要片段醛。
5.研究了醛与甲基化三环亚胺内酯的Aldol反应条件,并将其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全和成中成功得到了目标产物,将其进一步水解除去手性辅助基并脱掉保护基即可完成对天然产物Sphingofungin F的全和成工作。
|
|
|
|
1 |
肖锋;罗宇;吕伟;汤杰;;吉咪替康的合成新方法[J];有机化学;2010年02期 |
2 |
鲍小平;王磊;王凯;张智;郭建平;李早英;;钌卟啉轴向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年07期 |
3 |
赵圣印;黄文龙;;反式-3-羟基-4-胺基苯并吡喃乙酰化物的合成及其血管舒张活性[J];应用化学;2007年06期 |
4 |
汤丹丹;方志凯;孙培冬;王建新;;2,7-二甲基-2,4,6-辛三烯二醛的合成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年09期 |
5 |
冯秀娥;赵万一;班树荣;李青山;;溴代胡椒环衍生物的合成[J];现代化工;2010年11期 |
6 |
高涵莹;周思泓;师伟;乔柱;魏宁宁;周文明;;2-(2-氨基噻唑-4-基)-(Z)-甲氧亚氨基乙酸酯的酰胺及亚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J];农药学学报;2011年03期 |
7 |
张方贺;魏艳;王栋;宋卫;王现刚;郝双红;;8种甲基香豆素衍生物的抑菌及除草活性[J];农药;2011年06期 |
8 |
郭新艳;王红亮;金燕锋;刘英华;唐刚华;姜申德;;细胞凋亡显像剂[~(18)F]FEDPA的合成和标记[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11年04期 |
9 |
张进琪;F.Vgtle;;1,4,7-三氮杂环壬烷-N,N’N”-三取代化合物的合成[J];有机化学;1987年04期 |
10 |
向进福;王冀英;;含硫(氮)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
11 |
刘煜婷;胡春;程卯生;;7-氨基-3-(1-吡啶甲基)头孢烯酸(7-APCA)卤化物的合成路线[J];黑龙江医药;2004年05期 |
12 |
边庆花;侯士聪;刘军;王敏;;内消旋1,2-环丙烷二羧酸衍生物的合成[J];化学试剂;2006年04期 |
13 |
吴利欢;郭海福;李顺华;;药物中间体6-氟-4-色满酮合成方法的改进[J];广东化工;2007年01期 |
14 |
许凤玲;林强;张树芳;侯保荣;;苯并异噻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性能[J];海洋科学;2008年05期 |
15 |
杨德保;刘方明;沈松伟;陈盛钦;丁飞;;2-(2-(1H-1,2,4-三唑)乙基)-3-乙酰基-2,5-二取代芳基-1,3,4-噁二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16 |
谷利军;杨秉勤;李敏;高波;陆振欢;;苯磺酸-3-硝基对甲苯酯的合成及晶体结构[J];化学试剂;2009年07期 |
17 |
李华斌;朱有全;宋晓薇;牛子霞;胡方中;刘斌;邹小毛;杨华铮;;3-(2-氟-4-氯-5-取代基苯基)-7-甲基-3H-吡唑并[3,4-d][1,2,3]三嗪-4(7H)-酮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原卟啉原氧化酶的抑制活性[J];有机化学;2009年06期 |
18 |
廖全斌;刘明国;陈百玲;丁明武;;3-苯基-噻吩并嘧啶-4-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J];应用化学;2010年05期 |
19 |
王彩霞;徐翠莲;付海波;李冬;樊素芳;;新的N-苯并噻唑基香豆素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光谱特性[J];分子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
20 |
徐应淑,袁牧,黎刚;1-(3-甲氧苯基)哌嗪的合成及结构研究[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