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汉族夏历新年仪式的变迁
【摘要】:
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现在却被认为年味越来越淡了。但在这年味“越来越淡”的直接经验感受之外,我们不能不思考:年味越来越淡,它是怎样从年味很浓、年节很隆重变化到现在的状态的?它将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年味变淡的原因何在?将来会不会像复古的衣服一样卷土重来?身处变化其中的人们对之的感受和看法是什么?他们是感觉可惜,还是随之自然?他们对于这变化是无可奈何,还是有所行动?基于此,本文对一个位于山东西南地区的乡村的春节仪式和变迁进行了考察。
本文认为,春节不仅是一段特定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一个仪式集合,是由多种仪式构成的一个时间流,是一系列仪式构成的连续体。年味是由仪式和符号所呈现的,我们体验过年正是根据春节期间一系列连续的仪式,当仪式和符号存在时,年味就在,其中某些仪式和符号消失时,年味就越来越淡了。
作为一个具有历史积淀的传统节日,春节自产生至于今,它拥有四个特征。一是同时具有时间性和社会性;二是其内容不断被删改、添加,因此春节在仪式内容上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体;三是春节兼具地方性和统一性;四是春节仪式及变迁的背后是文化—权力的结构,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对春节的政策,是中国面对“西方他者”、在向西方定义的现代性转型时审视自身、认知自身、建构自身的不断修改的过程。
本文将春节期间的仪式分为集体仪式、次集体仪式、附属仪式三个部分,对所调查的村庄的春节仪式和变迁进行了考察。最后认为,春节是基于情感需要、价值追求之下,由中国传统的生计方式、社会—文化结构所形塑的具有特定形式的情感表达形式和价值理性形式。在中国向西方定义的现代性转型的大背景下,由于国家力量根据“自己——主要是专家知识”理解的现代性在不同时期面对传统,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以及现代性的重要维度“市场机制”的作用,一种对时间精细化利用的精神正在形成,由此导致了春节传统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摇摆、变迁。这种变迁不仅表现为春节仪式内容的变迁,而且表现为春节意义的变迁。值得一提的是,村中人通过转换对春节意义的定义,从而克服了春节仪式内容变迁所造成的冲击,结果是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但春节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根据春节仪式内容得以存在和变迁的影响因素,以及对调查村庄春节仪式变迁的考察,本文对春节的未来趋势也进行了个人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