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核糖体蛋白S10的甲基化对其与B23相互作用的影响

梁雨横  
【摘要】: 核糖体负责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其数量和状态跟细胞的生长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核糖体复合体亚基的蛋白很多是被翻译后修饰的,包括磷酸化,甲基化和乙酰化等,这些修饰会影响核糖体的发生或功能,从而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核糖体蛋白的甲基化修饰,包括精氨酸残基和赖氨酸残基的甲基化修饰,而精氨酸的ω-N~G的甲基化是由蛋白质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methyltransferase,PRMTs)催化形成的。蛋白质精氨酸甲基化转移酶5(Protein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5,PRMT5)是甲基化转移酶家族成员之一,可以通过对底物蛋白质的精氨酸甲基化修饰来调节其功能。 我们先前的研究已证明,核糖体蛋白S10(Ribosomal Protein S10,RPS10)在核内定位于核仁区域,57%集中在核仁颗粒组分区,其余的43%定位于核仁致密纤维组分区;而R158/160K突变体则全部集中于核仁致密纤维组分区。本研究的结论:Ⅰ.通过甲基化实验,发现PRMT5能甲基化RPS10的158和160位精氨酸。Ⅱ.应用免疫共沉淀实验证明,RPS10是一个新的B23结合蛋白,GSTpull-down实验表明这种结合是直接的;而R158/160K甲基化突变体与B23的结合能力减弱。而B23是核仁颗粒组分区的标志蛋白,跟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在核糖体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这项研究说明,B23能够选择性的结合甲基化的RPS10,并将其存储在核仁颗粒区。 综上所述,PRMT5可能通过甲基化修饰核糖体蛋白S10,从而影响其与B23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实现该甲基化酶的下游功能的调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商璇,何焱,张雷,何春江,夏来新,高尚,郭一清,程汉华,周荣家;黄鳝性腺高表达的核糖体蛋白基因[J];遗传;2005年02期
2 陈斌朝;从卡介苗提取的核糖体蛋白的免疫学性质[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4年03期
3 裘霁;;核糖体RNA具有蛋白质合成的酶活性[J];生物学通报;1993年08期
4 谢荣;刘望夷;朱家壁;俞冠翘;;苜蓿根瘤菌自生与共生状态下核糖体蛋白的比较[J];微生物学杂志;2006年06期
5 张必良;王玮;;RNA在核糖体催化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9年01期
6 乔广行;李涛;王克荣;;栗疫病菌泛素核糖体L40融合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09年04期
7 杨品红;王志陶;王志勇;;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8 郑硕;植物单链核糖体失活蛋白的研究概况[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9年01期
9 陈忠科,王学刚,张燕君,王晋,梁恺龙,张红卫;青岛文昌鱼核糖体蛋白AmphiL11基因的克隆和同源性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2年02期
10 张竞男,宋平,吕道远;鲇鱼和斜带石斑鱼核糖体蛋白L15完整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年04期
11 韦双双,张英霞,李文辉,张云;眼镜王蛇泛素融合蛋白基因和核糖体蛋白L30基因的克隆及分析[J];动物学研究;2005年04期
12 荣凤山;;肺炎杆菌和肺炎球菌核糖体及核糖体蛋白的免疫原性[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82年04期
13 白秉学,徐东刚,王金凤,彭善云,邹民吉,范明;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与核糖体蛋白L22相互作用的发现及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验证[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4年10期
14 侯丙凯,党本元,周奕华,陈正华;油菜叶绿体核糖体蛋白基因rps7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英文)[J];植物生理学报;2000年04期
15 王群,杨翠红,周津,王秀琴,周传农,刘芝华,吴旻;食管癌表达上调基因EC45 cDNA的克隆[J];自然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16 王宁,陈润生,王永雄;16个完整基因组中核糖体蛋白基因排列顺序保守性的研究[J];中国科学C辑;2000年01期
17 张晋华;崔峥嵋;;核糖体蛋白S5(RPS5)基因研究进展[J];畜禽业;2007年01期
18 马成英;郭磊;刘昕;周兴涛;;TOP mRNA及其5′TOP序列的基因表达调控作用[J];江西科学;2009年04期
19 戴育成,戴革;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应用[J];江西医学检验;2005年05期
20 梁凤霞;;核仁是怎样行使其生理功能的[J];生物学通报;199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苗清;肖瑞琳;赵亚琴;王伟;柴宝峰;梁爱华;;纤毛虫酸性核糖体蛋白的磷酸化分析[A];“细胞活动 生命活力”——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体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涛;申光茂;豆威;王进军;;橘小实蝇核糖体蛋白RpL26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汤勇;于沿凯;李凤茹;陈正一;;核糖体蛋白s6在小鼠耳蜗中的分布特征[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刘佳;王嘉丽;陈炜;饶贤才;朱军民;胡珍;杨杰;张俊磊;;核糖体小亚基蛋白29的表达纯化及多抗制备[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徐文岳;黄复生;张敬如;段建华;;大劣按蚊血细胞核糖体蛋白部分S7cDNA克隆[A];昆虫与环境——中国昆虫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郭雪艳;时永全;韩霜;孙力;张燕齐;陈瑜;刘理礼;雷婷;樊代明;;干扰核糖体蛋白S13的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生长[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7 王晶;袁生;;粟酒裂殖酵母核糖体L32蛋白过表达对GaI4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陈丹琦;闫扬;付浩;滑君;陈芳杰;孙开来;孙秀菊;;RNA干扰抑制RPS12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凋亡、体外侵袭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高金亮;罗建勋;李有全;樊瑞泉;赵海平;关贵全;刘军龙;殷宏;;青海血蜱核糖体蛋白L23a基因克隆与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丽丽;王莹;李伟微;何琳;蒋惠;王群;;中华绒螯蟹泛素核糖体S27a融合蛋白基因和泛素核糖体L40融合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在精巢和卵巢的表达分析[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珑;核仁蛋白PICT-1在核糖体应激下对MDM2-P53信号通路及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中南大学;2011年
2 余伟师;核仁蛋白PAK1IP1参与细胞周期进程及核糖体生物发生的调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辉;核糖体蛋白质L15(RPL15)的高表达促进了胃癌细胞的增殖[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4 王莉;LepA调节蛋白翻译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朱宁希;白血病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6 刘文天;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肿瘤相关基因的克隆和鉴定[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7 陈忠科;青岛文昌鱼AmphiTCTP,AmphiG10及核糖体蛋白基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谭文彬;蚊核糖体蛋白L39基因克隆及初步功能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9 张徐;TNFα-Tumstatin融合基因修饰间质干细胞及核糖体蛋白S25调节p53抗肿瘤作用[D];江苏大学;2011年
10 阮元元;RACK1对肝癌化疗耐药的调控及其相互作用蛋白CLEC-2的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雨横;核糖体蛋白S10的甲基化对其与B23相互作用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9年
2 张国强;游仆虫核糖体蛋白L11的功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徐晓红;核糖体蛋白L13与癌基因MDM2介导的p53之间关系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丹丹;核糖体大亚基蛋白L11的环状区loop62在调控蛋白质翻译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袁旭;叶绿体核糖体蛋白PSRP-1部分cDNA序列的克隆[D];四川大学;2001年
6 杨坚;正常猪外周血淋巴细胞cDNA文库部分EST序列的电子克隆及初步实验验证[D];广西大学;2006年
7 彭小刚;探讨核糖体蛋白RPL36的突变对酵母细胞生长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7年
8 郭雪艳;人核糖体蛋白S1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9 王海龙;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果蝇smurf相互作用的蛋白[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徐美玲;参与拟南芥叶绿体蛋白周转的DEG蛋白酶(DEG2,DEG9)及核糖体蛋白PSRP-4的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