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HF和TBF研究ANM单粒子势和对称势
【摘要】:
非相对论性Brueckner-Hartree-Fock(BHF)理论是核多体微观理论的一个分支。它以BBG理论为基础,将核介质中核子相互作用按空穴展开为收敛级数(Goldstone图)。计算中BHF方法以现实两体核力为基本输入量,迭代求解两体关联B-G方程。近几十年来,BHF被扩展为EBHF并应用到非对称核物质的计算。另一方面,通过将微观三体核力等效为密度相关的两体核力,人们将核介质中核力的三体效应纳入BHF理论框架,大大改善了BHF对核物质饱和点性质的计算。
本论文在EBHF框架下,考虑微观三体核力对单核子势的两个贡献(对有效两体作用G矩阵的修正以及对单核子势的重排效应)以及基态关联,对核物质中单核子势、对称势进行研究。
通过研究对称势我们发现,基态关联项使得对称势在费米面附近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峰,在费米面附近基态关联显著破坏了对称势的β无关性。
通过研究单核子势我们发现:对于饱和点以下的核物质,在费米面下单核子势随动量增加而减小;对于饱和点处的核物质,在费米面下单核子势几乎是动量无关的。
|
|
|
|
1 |
左维,U.Lombardo,李增花,刘建业;同位旋非对称核物质性质与扩展的BHF方法 (Ⅰ)同位旋相关的扩展的BHF方法[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2年07期 |
2 |
杨寅立;高尚惠;;非对称核物质的单粒子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
3 |
杨建民;裴寿镛;高尚惠;;非对称核物质中核子的有效质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
4 |
申庆彪;田野;马中玉;张竞上;卓益忠;;用核物质近似计算半微观光学势 Ⅱ.非对称核物质情况[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2年02期 |
5 |
陈融;杨艳芳;陈列文;;基于Gogny相互作用的非对称核物质同位旋的相关性质[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
6 |
左维,陆广成,李增花,罗培燕;热核物质液气相变的临界温度和三体核力效应[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11期 |
7 |
卢晓华;张英逊;李祝霞;赵志祥;;非对称核子和delta物质的状态方程的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8年00期 |
8 |
左维,陆广成,李增花,罗培燕;热核物质中单核子势的重排项贡献和三体核力效应[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12期 |
9 |
卢晓华;张英逊;李祝霞;;同位旋依赖的介质中核子-核子非弹散射面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7年00期 |
10 |
左维,U.Lombardo,李增花,刘建业,李君清;同位旋非对称核物质性质与扩展的BHF方法(Ⅲ)HVH定理与费米能量[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3年01期 |
11 |
左维,陈继延,李宝安,罗培燕,Lombardo U;非对称核物质中同位旋对称势的动量和密度依赖性[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09期 |
12 |
徐骏;陈列文;李宝安;马红孺;;核物质热力学性质的同位旋和动量相关性[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9年02期 |
13 |
韩银录;吴锡真;卓益忠;;与温度有关的核子光学势及平均自由程[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8年02期 |
14 |
张英逊;李祝霞;;重离子擦边反应中重碎块的Isoscaling的规律的研究[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5年00期 |
15 |
李国强;热核静态性质的一个简单模型[J];物理学报;1990年06期 |
16 |
左维;;非对称核物质中不同自旋-同位旋道对单核子势的贡献(英文)[J];IMP & HIRFL Annual Report;2009年00期 |
17 |
施建青;高琴;;在Fermi分布的折线近似下有限温度光学势实部的解析计算[J];科技通报;1990年04期 |
18 |
李希国;刘新宇;高远;;奇异核物质中K介子有效质量[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7年10期 |
19 |
左维;;非对称核物质中~3PF_2质子超流性的同位旋依赖性(英文)[J];IMP & HIRFL Annual Report;2008年00期 |
20 |
田野;申庆彪;卓益忠;;用推广的Skyrme力计算微观光学势[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1982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