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甘草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摘要】:
第一部分大黄甘草汤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黄甘草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损伤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
方法:9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体重220-280g,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SO)、SAP组(SA)、大黄甘草汤治疗组(RG),逆行胰胆管注射4%牛磺胆酸钠造成大鼠SAP模型,RG组给予大黄甘草汤(0.25g/mL)0.6mL/100g灌胃,SO组与SA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于术后6h,12h,24h分批处死,观察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行病理学评分;测量血清中淀粉酶的变化及血清和肺组织IL-6、IL-10、TNF-α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TLR4、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
结果:三组胰腺及肺脏病理学观察:SO组肺脏及胰腺组织结构正常;SA组可见胰腺间质和胰腺小叶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有弥漫性出血及片状坏死;肺脏可见肺泡壁破裂,间质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RG组胰腺及肺脏改变均较SA组明显减轻,SA组与RG组组内各时点改变呈逐渐加重趋势。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学评分:与SA组比较,RG组胰腺及肺脏损伤均明显减轻(P<0.05)。SA组与RG组组内各时点淀粉酶呈逐渐增高趋势,且RG组较SA组明显降低(P<0.05)。肺脏与胰腺组织损伤呈正相关(r=0.807,P<0.01),与TLR4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519,P0.01),与NF-KBP65表达水平亦呈正相关(r=0.827,P0.01);TLR4、NF-KBP65表达水平于6h时明显升高(P0.01),TLR4表达水平于12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NF-κBP65表达水平在三个时间点逐渐升高;RG组表达水平明显比SA组降低(P0.05)。TLR4与NF-KBP65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12,P0.01);与SA组相比,血清及肺组织IL-6、TNF-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大黄甘草汤可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的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的表达,降低IL-6、TNF-α,升高IL-10的表达水平有关。
第二部分大黄甘草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肺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大黄甘草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
方法:将6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conventional treatment, CT, n=34),大黄甘草汤灌胃组(RG,n=3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RG组加用大黄甘草汤灌胃。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PH、HCO3-、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分压/吸入氧比值(PaO2/FiO2)、肝功能、血浆电解质、葡萄糖及C-反应蛋白;并行APACHEⅡ评分,ALI、ARDS等并发症及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观察;分别于患者入院时,治疗后24h,48h,96h取血测TNF-α, IL-10水平。
结果:治疗后24h,48h,96h,与CT组比较,RG组在生命体征、血糖、血钙、肝功能指标、APACHEⅡ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反应肺功能的指标(pH、HCO3、PaO2、PaO2/FiO2)于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RG组较CT组升高更明显(P0.05);与CT组比较,RG组TNF-α、MCP-1水平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P0.05);RG组在治疗后ALI、ARDS等并发症较CT组明显改善(P0.05);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明显改善(P0.05)。
结论:大黄甘草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明显改善患者肺脏功能及全身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
|
|
|
1 |
李兴培;;大黄甘草汤治疗“食已即吐”症20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
2 |
顾炼勤;泡服大黄甘草汤治疗大咯血验案2例[J];中国临床医生;1998年06期 |
3 |
邓少玲,陈文雄;大黄甘草汤在毒鼠强中毒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02年07期 |
4 |
张华,朱菊芬;大黄甘草汤治疗接触性传染性脓疱疮116例小结[J];湖南中医杂志;1994年04期 |
5 |
朱孝礼;大黄甘草汤在新生儿疾病中的运用[J];四川中医;1995年11期 |
6 |
熊杰
,李淑萍;Kremezin及大黄甘草汤并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年02期 |
7 |
虞觐冠,袁茹坚;大黄甘草汤在新生儿疾病中的运用[J];河南医药信息;1998年08期 |
8 |
刘兴旺,王磊!463000;大黄甘草汤治疗新生儿疾病[J];浙江中医杂志;2000年02期 |
9 |
袁菇坚,虞觐冠;大黄甘草汤在新生儿疾病中的运用[J];中国民间疗法;1994年04期 |
10 |
王朝中;长期服用大黄甘草汤治疗1例动脉硬化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症[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4年03期 |
11 |
刘孟安;袭柱婷;李治淮;杨际超;陈洪荣;;大黄甘草汤对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的影响[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
12 |
杨福顺;大黄甘草汤治疗腹部手术后呃逆30例[J];中医药信息;1999年03期 |
13 |
王尧;;大黄甘草汤治疗急重呕吐86例[J];辽宁中医杂志;1991年05期 |
14 |
陈秀凤;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1999年12期 |
15 |
金筱泰,邵卫中,袁祖荣,雷若庆,王建承,张圣道;25年38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经验[J];肝胆胰外科杂志;1999年02期 |
16 |
廖兴建,夏觉中;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报告[J];四川医学;1999年02期 |
17 |
何道理;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18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
19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
,张圣道;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
20 |
余枭,李永国,万剑,张树友,陈业煌;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