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呼天明,王培,姚爱兴;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人工草地饲用价值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草地学报;2001年02期 |
2 |
韩建国,宋锦峰,张蕴薇,郭泰,刘肇清;放牧强度对新麦草生产特性和品质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0年04期 |
3 |
张蕴薇,韩建国,韩永伟,牛忠联;不同放牧强度下人工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J];草地学报;2003年04期 |
4 |
周华坤,赵新全,唐艳鸿,周立,刘伟,于龙;长期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灌丛植被的影响[J];中国草地;2004年06期 |
5 |
张金霞,曹广民,周党卫,赵新全;放牧强度对高寒灌丛草甸土壤CO_2释放速率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1年03期 |
6 |
徐震,于应文,常生华;放牧强度对黑麦草/白三叶混播草地种群牧草量构成与年生产力的影响[J];草业学报;2003年05期 |
7 |
戎郁萍,韩建国,王培,霍成君,阎国智,武冬鹏;放牧强度对牧草再生性能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1年02期 |
8 |
白可喻,王培,韩建国,孙瑞臣;放牧强度对新麦草人工草地氮素在牧草与土壤中的分配和动态的影响[J];草地学报;1999年01期 |
9 |
李俊生,吴建平,张伟;呼伦贝尔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对放牧绵羊饲料植物可利用性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2000年02期 |
10 |
周华坤;赵新全;周立;赵亮;韩发;;不同放牧强度对鹅绒委陵菜克隆生长特征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6年05期 |
11 |
王贵满;苏合;于贵义;;低山丘陵天然草场青草期绵羊放牧强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草地学报;1985年04期 |
12 |
朱琳,黄文惠,苏加楷;不同放牧强度对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草地叶片数量特征的影响[J];草地学报;1995年04期 |
13 |
黄大明,李凌浩;放牧压力下高寒草甸夏秋草场潜在生产力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
14 |
洪绂曾,程渡,崔鲜一,彭玉梅,白永和,高振生,于康富;不同放牧强度对根蘖型苜蓿+羊草混播草地和细毛羊生产性能研究(初报)[J];内蒙古草业;2005年01期 |
15 |
朱兴宏;张英俊;朱晓艳;刘荣堂;夏显著;秦浩;戴兴朝;付丽;;放牧强度对南方人工草地和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简报)[J];草地学报;2009年01期 |
16 |
纪亚君;放牧强度对草地植物组成及植物生物量的影响[J];青海草业;2002年02期 |
17 |
董世魁,丁路明,徐敏云,龙瑞军,胡自治;放牧强度对高寒地区多年生混播禾草叶片特征及草地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4年01期 |
18 |
王淑强;红池坝人工草地放牧方式和放牧强度的研究[J];草地学报;1995年03期 |
19 |
关世英,常金宝,贾树海,李绍良,陈有君,王玉芬;草原暗栗钙土退化过程中的土壤性状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J];中国草地;1997年03期 |
20 |
徐志伟;不同放牧强度高寒草甸种群优势度的动态变化[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