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过渡金属催化叠氮与炔的环化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牛雁宁  
【摘要】: 叠氮化合物是一类很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和很多有机化合物反应生成含氮的化合物,尤其近年来叠氮化合物与炔反应的文献报道最多,应用也相当广泛。本论文主要研究过渡金属催化的叠氮化合物与炔的环化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对近几年来叠氮与炔的环化反应及其应用给出了综述。主要总结了传统的Huigen反应,Cu(1)催化的及其它金属参与的Huigen反应合成各种取代三唑,磺酰叠氮与炔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合成一系列含氮有机化合物,分子内叠氮与炔的环化反应合成杂环。在这些反应中应用最多的就是Cu(1)催化的叠氮与炔的环加成反应(简称CuAAC),就其应用作了简单的总结。 第二章中首先简单介绍了近年来手性氨基醇在硼烷参与的前手性酮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利用分子间CuAAC反应,设计了1,2,3-三唑功能化的C3对称手性氨基醇配体,应用在硼烷参与的前手性酮不对称还原中。研究表明,该类型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最重要的是该催化剂很容易从反应体系中沉淀出来,经过简单的洗涤,干燥即可循环使用,该催化剂可重复循环使用四次,催化活性没有明显的降低。 第三章中利用银催化分子内有机叠氮与炔的环化反应合成1,3-二取代的异喹啉或单取代的异喹啉。首先对异喹啉的研究进展作了总结。然后我们对反应的条件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并对该反应的底物进行了的扩展.讨论芳环取代基上电子效应对反应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该反应在催化量AgSbF6和2 equivTFA的作用下,在DCE中80℃可合成取代的异喹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良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可君;;聚氨酯在汽车安全气囊上的应用[J];黎明化工;1994年06期
2 于力;法国将改造含钠安全气囊[J];中国橡胶;2000年23期
3 肖厚荣,徐小龙,解永树,刘清亮;叠氮化钠与烟草多酚氧化酶相互作用的光谱学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4年05期
4 罗岚;;脱碳液中钒含量分析方法改进[J];贵州化工;2008年04期
5 张富成;徐积武;贾玉梁;范雪海;;叠代化钠下游产品开发现状与应用[J];化工时刊;2010年09期
6 宋立民;;叠氮化钠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J];河北化工;2007年04期
7 韩沛;葛裕华;赵春;杨燕美;;5-(氯代吲哚-3'-基)-1H-四唑的合成[J];化工时刊;2010年04期
8 汪江节;孙小燕;陈建兵;;合成2-氟腺嘌呤的新方法[J];合成化学;2007年04期
9 孔黎春;胡洁玲;张龙峰;;三氟甲磺酸锌催化下酰基叠氮化合物的合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胡波;鲁琳琳;王灏;邢伶;;甘氨酸法合成四氮唑乙酸的研究[J];山东化工;2009年12期
11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批准发布《工业叠氮化钠》等86项化工行业标准[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1999年07期
12 张立娟;姜菲;周云山;崔亮;;5-(2′-吡啶)四唑的合成工艺优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13 姬月萍;汪营磊;刘卫孝;陈斌;李普瑞;;1,1,1-三叠氮甲基乙烷合成与性能研究[J];含能材料;2011年04期
14 冯渐超;吴强;;叠氮化钠的生产与应用[J];黎明化工;1995年05期
15 王洪记;叠氮化纳──一种保证人身安全的理想原料[J];中国石油和化工;1997年04期
16 粟智;气体容量法间接测定微量溴和碘[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4年04期
17 王飞;沈卫平;葛昌纯;;叠氮化钠联合卤化铵燃烧合成氮化硅粉体[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18 张富成;范雪海;贾玉梁;周敬杰;;叠氮化钠合成法方法现状及发展[J];化工时刊;2010年09期
19 汪营磊;姬月萍;李普瑞;陈斌;兰英;;2-甲基-2-硝基-1,3-二叠氮基丙烷的合成[J];含能材料;2010年01期
20 章亦军;;高锰酸钾-叠氮化钠修正法测定溶解氧[J];上海环境科学;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宗球;罗飞华;曹敏纳;程翠霞;;叠氮根桥联的一维Cu(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A];中国化学会2008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史壮志;焦宁;;直接去氢环化反应在吲哚类及其衍生物合成中的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贺峥杰;徐四龙;陈荣顺;秦子凤;;胺催化烯丙基醋酸酯与缺电子烯的[4+2]和[2+2+2]环化反应:叔胺与叔膦之间迥异的催化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徐清;黄宪;;α-联烯酸的有机碲内酯环化反应合成碲代丁烯酸内酯化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李洪珍;黄明;李金山;程碧波;周小清;;3-叠氮-4-氨基呋咱的合成与晶体结构[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6 麻生明;于飞;高文忠;;二价钯催化的α或β联烯胺与烯丙基溴的偶联环化反应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7 钱荣;张继明;郭寅龙;吕龙;;钯催化烯炔醇环化反应活泼中间体的质谱法研究[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四届全国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连冰;方德彩;;Pd(OAc)_2催化C-H键活化/C-O键环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徐同玉;杨琴;李玉学;余正坤;;铁催化炔基缩醛的环化反应[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梁尊俊;杨誉竹;黄乐浩;张玉红;;过渡金属催化的C-H键活化反应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雁宁;过渡金属催化叠氮与炔的环化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0年
2 刘雪原;过渡金属催化炔烃的环化及加成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胡杰;过渡金属催化的脱羧反应及相转移催化剂催化的环化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郑怀基;烯炔环化反应研究及Cladosporin和Isocladosporin的全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石赟;过渡金属活化炔基参与的环化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高洪银;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炔化合物参与的高选择性串联环化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雅彬;过渡金属催化的环化反应及其在固载化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09年
8 鲁神赐;光诱导的卤代杂环化合物的环化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孟庆喜;几种过渡金属催化酰化、环化反应的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邓辰亮;路易斯酸催化的Conia-ene环化反应及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素平;1,4和1,5-炔醇的环化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宋增强;苄基叠氮构筑杂环反应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刘磊;Transition-Metal-Free的乌尔曼化环化反应合成多取代异香豆素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李志龙;一种新型自由基环化反应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5 修文华;米氮平及其中间体的合成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6 张苡铭;通过光化学氧化—环化反应合成三种新的杂环体系:吲哚并[3,2-c]吡唑并[1,5-a]喹啉、咪唑并[4,5-c]吡唑并[1,5-a]喹啉和二吡唑并[1,5-a:4',3'-c]喹啉[D];兰州大学;2011年
7 辛宁;卤化铜促进的α-联烯膦酸双酯环化反应及其偶联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井征堂;叠氮化钠生产废水治理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胡广剑;过渡金属钯、镍和锌双催化的两种羰基化合物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胡斌;有机碱催化贫电子炔的环化反应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付东红;北大药学院发明新的吲哚合成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宗成;高选择性醇氧化有新工艺[N];中国化工报;2005年
3 记者 马波;28种植物中发现79个新环肽[N];科技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陈卫东;陆熙炎 金属化学创新法[N];科技日报;2001年
5 晓方;探索在神奇的化学世界里[N];湖北日报;2004年
6 记者付东红;吲哚合成有了新方法[N];健康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