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圆齿轮制造误差分析及补偿方法研究
【摘要】:齿轮传动作为重要传动方式,其中圆柱齿轮由于制造简单、定比传动等特点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在很多时候传统的圆柱齿轮满足不了一些特殊的传动需求。非圆齿轮是齿轮中最一般的形式,它相对于传统的变传动比机构包括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有很多明显的优势,非圆齿轮传动比连杆机构更加平稳、紧凑,容易实现动平衡。非圆齿轮相对凸轮机构可以实现连续单向循环运动,凸轮机构只能实现往复的运动,所以非圆齿轮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现在非圆齿轮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设计和加工制造方面,特别是在制造方面,因为很多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即便能够设计出来,但是受到制造水平的限制,加工出来的误差仍然很大。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非圆齿轮的制造误差和补偿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从非圆齿轮的平面啮合基本原理开始,分别介绍了非圆齿轮的节曲线、压力角、根切校核等,在此基础上又对非圆齿轮的滚切加工数学模型进行了推导,这些都是非圆齿轮制造误差的理论基础。
圆柱齿轮拥有一整套成熟的制造和误差理论,然后分析了非圆齿轮制造误差的来源,根据圆柱齿轮与非圆齿轮在几何上的相似性,将圆柱齿轮一些误差分析方法推广到非圆齿轮的误差研究中。介绍了圆柱齿轮滚齿和插齿加工过程中的大周期误差和非圆齿轮大周期误差和传动链误差,通过分析对比可知,非圆齿轮由于向径一直在变化,所以节曲线的曲率中心与旋转中心不重合,这使得非圆齿轮在误差分析的时候比圆柱齿轮复杂很多。
插补算法决定了机床运行的速度和机床的加工精度。对常见的插补方法进行介绍,并不是所有插补算法都满足非圆齿轮的要求,本论文采用了一种三次插值的样条曲线,对其插补计算过程进行了推导,最后通过计算实例和结果分析让这个理论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最后介绍了对非圆齿轮采用一些合适的的测量方法和补偿方法,这都为进一步提高非圆齿轮的精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
|
|
|
1 |
陈惠贤,姚运萍,赵妙霞,蒋钧钧;非圆齿轮综合测量方法的研究[J];机械研究与应用;1999年02期 |
2 |
张遵连,马乐加,杨国显;数控非圆齿轮机床的使用[J];制造技术与机床;1976年03期 |
3 |
谭美田;非圆齿轮传动法加工等螺旋角锥铣刀[J];制造技术与机床;1982年06期 |
4 |
唐德威,徐晓俊,李华敏;非圆齿轮的单面啮合测量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10期 |
5 |
姚丽坤;在数控线切割机床上加工非圆齿轮[J];制造技术与机床;1985年07期 |
6 |
王华强;具有在线自动编程的非圆齿轮插齿机微机数控装置[J];电气应用;1987年11期 |
7 |
陈惠贤,赵妙霞,姚运萍,蒋钧钧;微机控制非圆齿轮双面啮合综合检测仪的设计[J];机械研究与应用;1999年03期 |
8 |
邬再新,刘涛;非圆齿轮的CAD及滚齿动态仿真[J];现代制造工程;2002年07期 |
9 |
李建刚,吴序堂,毛世民,贺敬良;非圆齿轮齿廓数值计算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10 |
高雪强;非圆齿轮插齿加工动态模拟的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2年08期 |
11 |
曾春灵;;非圆齿轮的PCM加工[J];机械制造;1982年12期 |
12 |
王树波;张英章;王永彪;;在微型计算机上计算加工凸轮与非圆齿轮的数据[J];机械设计;1987年03期 |
13 |
卢春霞,王建华;非圆齿轮测量技术方案探讨[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14 |
;YK5116数字控制非圆齿轮插齿机[J];制造技术与机床;1970年00期 |
15 |
徐晓俊,唐德威,陈卓如,高业田,李华敏;非圆齿轮副重合度的精确计算方法[J];机械传动;1995年02期 |
16 |
许益民;非圆齿轮行星传动式液压马达运动学数学模型的建立[J];南昌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1995年01期 |
17 |
唐群国,陈卓如,金朝铭,陈晶田;非圆齿轮传动弹流润滑的数值解[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18 |
乐韵斐,陈辛波;应用非圆齿轮均化牛头刨刀工作速度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11期 |
19 |
刘以光;;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非圆齿轮的简易计算法[J];现代制造工程;1990年07期 |
20 |
张生余;金秀石;;非圆齿轮线切割加工数控程序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199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