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对中国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位选择影响研究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不断深入开展经济合作和互动。习近平总书记呼吁把“绿色”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底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倡导,共商大计,共同建设,发挥全球治理的重要宗旨,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命运共同体。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各不相同,少数国家资源禀赋不足,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环保机制不成熟等,都会严重影响中国的投资活动。中国学者研究生态环境与投资区位选择关系较晚,系统的理论研究较少,在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相关文献中,对生态环境这一因素关注较少;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背景下,探索生态环境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选择“一带一路”沿线40个样本国家,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创建生态环境风险机会矩阵,据此对40个样本国家的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综合指数的测度和分析,发现沿线国家具有不同的生态环境特征,从生态环境机会和风险两方面展开论述,可以分为4种类型,中国在对沿线国家进行投资时要区别对待,选择合适的投资方案。然后将各国的生态环境综合得分作为解释变量放入投资引力模型中,纳入时间虚拟变量,距离,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东道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航空运输货运量,法律的严格程度和经济自由度指标这7个控制变量,实证分析生态环境因素影响投资区位选择的显著性水平。分析得出生态环境综合得分与投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投资建设时不但要考虑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方面,还要识别东道国的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机会指标相较于风险指标,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更加显著,其中生态环境机会指标中矿产资源和水资源越丰裕,越会吸引中国在该地投资建设;生态环境风险指标中空气污染程度越严重,生物多样性越脆弱,会抑制中国的投资行为。同时,控制变量中地理距离越近,国内生产总值越高,交通基础设施越完善则越能吸引中国在该地区进行直接投资;东道国法律管理越严格,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越多,则会阻碍中国在该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的进程。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为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给出了建议。政府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做到分类管理,加强法律规范,设置绿色金融,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企业要在投资建设前期进行全面的生态环境评价,充分认识东道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及时做好应急措施;投资建设中要规范项目管理,保证项目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