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1铝合金反向热挤压工艺参数优化及其模拟
【摘要】:
本文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技术,借助THERMORESTOR-W热模拟实验机、ABAQUS商业有限元软件以及金相组织观察分析等手段,对6061铝合金低温快速挤压变形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内容包括:探讨了该铝合金低温快速挤压变形过程中流变曲线及流变应力的变化规律,建立流变应力模型,分析了微观组织变化;利用有限元热力耦合技术模拟研究了铝合金的低温快速挤压成形动态过程。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单轴压缩实验,获得6061铝合金不同应变速率和不同温度下流变应力曲线,发现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是影响6061铝合金的流变应力的重要因素,同一应变速率下变形温度越高流变应力越低,同一流变温度下应变速率越高,流变应力越高,且曲线发生在后期呈锯齿状,有动态再结晶的发生。
2.可以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线描述6061铝合金高温变形时的流变行为。其本构方程为ε=1.46×10~(19)[sinh(aσ)]~(8.926)exp(-236858/RT);其z参数可表述为Z=εexp(236858/RT)。
3.通过对热模拟变形金属的金相观察,发现在变形温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应变率的增加晶粒尺寸不断的变小;在应变率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加晶粒的尺寸不断的变大,且变形温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随着应变率的减小而越发明显。
4.在挤压速度2mm/s、挤压温度和模具预热温度420℃条件下,挤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出料口温度都与实际较接近,通过大量模拟,发现在挤压速度15mm/s,挤压温度和模具预热温度350℃条件下,出料口温度为488.4℃,制品横截面温度梯度差较小。通过比较跟踪点温度和应变随时间变化曲线,发现金属在死区和模具出口附近处温度和应变达到最大。
|
|
|
|
1 |
严成;童国权;;单层板自由胀形过程优化及实验研究[J];航天制造技术;2008年04期 |
2 |
余琨;史褆;王日初;黎文献;王晓艳;蔡志勇;;AZ31镁合金变形行为的热/力模拟[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3 |
单毅敏;罗兵辉;柏振海;;5083铝合金高温变形的流变应力[J];铝加工;2006年06期 |
4 |
龚羽,郑芳,焦四海;热模拟圆柱形压缩试样上金相观测点的选取[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4年06期 |
5 |
段双霞;孙建林;李志恩;富平原;雷爱民;;Q460C连铸板坯的高温塑性[J];钢铁研究学报;2009年05期 |
6 |
刘平;范莉;贾淑果;田保红;;CuNiSiCr合金动态再结晶行为及组织演变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
7 |
殷胜;万兰凤;;梅钢微合金化钢B510L的高温变形动态再结晶研究[J];梅山科技;2006年04期 |
8 |
张涛,杜林秀,杨成广;利用热模拟实验机进行冷轧过程模拟测定Q215冷轧变形抗力[J];物理测试;1998年03期 |
9 |
戚运连;曾卫东;赵永庆;;Ti600合金的高温本构方程[J];热加工工艺(铸锻版);2006年05期 |
10 |
王艳芬;熊计;王志远;吴跃梅;;铝合金壁板宽展挤压的数值模拟及参数优化[J];热加工工艺;2009年09期 |
11 |
朱利敏;文九巴;;一种铌微合金钢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J];热加工工艺;2011年10期 |
12 |
王锦红;夏伟;周照耀;郧建国;;镁合金板料温冲压成形数值模拟技术[J];材料导报;2006年04期 |
13 |
苏玉华;包耀宗;董瀚;雍岐龙;张英杰;;镍基耐蚀合金GH536B(G3)的高温变形特性[J];特殊钢;2008年01期 |
14 |
余琨,黎文献,王日初,马正青,赵俊,孟力平;Mg-5.6Zn-0.7Zr-0.8Nd合金高温塑性变形的热/力模拟研究[J];金属学报;2003年05期 |
15 |
关云;李平和;陈庆丰;;变形温度对ULCB钢动态再结晶的影响[J];武钢技术;2007年05期 |
16 |
孙曙宇;傅建;谢彬;;锻造成形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J];现代制造工程;2008年05期 |
17 |
李银华;刘平;贾淑果;张毅;田保红;任凤章;;铜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J];金属热处理;2008年08期 |
18 |
陈剑虹;赵锡龙;乔及森;;6061铝合金反向热挤压工艺参数优化及其模拟[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
19 |
刘国旗,尹朝伟;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及应用[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
20 |
张舒娟;侯华;杨晶;毛红奎;;充型过程的数值模拟技术[J];现代铸铁;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