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罗建荣;铝管和碳钢管板刚柔相济的连接结构[J];压力容器;1992年02期 |
2 |
李亮玉,耿正,殷树言;基于动态能量平衡模式的弧焊熔透复合控制[J];机械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
3 |
李桓,郭胜,陈埒涛,刘琼,王庆国,田鹏,叶长军;脉冲埋弧焊工艺研究及焊缝熔深特征[J];焊接;2004年07期 |
4 |
陈良绪,嚴友梅,王弘毅,王惠;三排风眼涡鼓形侧吹转炉的水力学模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58年02期 |
5 |
李培基;刘文礼;王仪康;;真空下硫从铁硅二元合金熔池中的挥发[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982年03期 |
6 |
祝明星;熔池富氧炼铜在白银有色金属公司试验成功[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8年02期 |
7 |
文光华,唐萍,颜广庭;顶、底吹氧及天然气复吹转炉熔池搅拌能的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6期 |
8 |
Eberhard Schürmann,刘治平;顶底复合吹炼时碳和氧含量的控制[J];武钢技术;1994年04期 |
9 |
张之翔;稀有难熔金属中氢的测定[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5年02期 |
10 |
杨继进,武振廷;直流电弧炉熔池参数对熔体搅拌的影响[J];钢铁;1995年04期 |
11 |
王健;提高平炉炉顶寿命的探讨[J];湖南冶金;1997年01期 |
12 |
左都罗,朱大庆,周新军,李适民;激光加工熔池自由表面形貌的理论研究[J];激光技术;1999年04期 |
13 |
孙俊生,宋思利,李宁洋;表面活性元素对熔池流场的影响[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14 |
何承群,胡本芙,国为民,陈生大;等离子体旋转自耗电极端部熔池中的流场分析[J];金属学报;2000年02期 |
15 |
雷永平,顾向华,史耀武,村川英一;GTA焊接电弧与熔池系统的双向耦合数值模拟[J];金属学报;2001年05期 |
16 |
刘凤尧,林三宝,杨春利,吴林;TIG焊活性剂对焊缝成形的影响[J];焊接学报;2002年01期 |
17 |
王建军,杨学勤,林涛,陈善本;铝合金TIG焊熔池正面图像模式识别[J];焊接学报;2002年05期 |
18 |
倪红卫,喻淑仁,邱玲慧,阎建新,谢集强,罗敏;90t复吹转炉水模实验研究[J];炼钢;2002年03期 |
19 |
芦凤桂,姚舜,楼松年,张毓新;熔池表面变形对电弧行为特征的影响[J];焊接学报;2004年02期 |
20 |
郑和平;刘书丽;;较厚铸铁件的普通焊补技术[J];煤矿机械;2007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