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铁路站区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的实验研究
【摘要】:
在我国既有与新建的铁路线路中,有相当数量的车站及工区远离城市,致使这些站区及工区的生活污水无法接入城市排水管网,长期以来大都采取自由排放的方式,给铁路沿线的环境造成一定危害。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铁路沿线站区生活污水处理也得到了铁道部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铁路沿线中小站段生活污水的特点,结合中小型站区实际,开发出一套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管理方便的铁路污水处理新技术,已成为铁路环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结合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土壤渗滤系统处理中小车站生活污水的应用研究”,以铁路中小型站区生活污水为对象,探讨了循环固定化生物滤池——微生物固定化脉冲渗滤系统——固定化微生物潜流土地处理系统处理铁路生活污水的可行性,考察了各处理单元的操作条件对处理效果影响,确定了系统的工艺条件。
研究结果表明:
(1)循环固定化生物滤池作为该土地处理系统的预处理单元,将其与提升泵房的汲水井有机结合,在不增加动力消耗的前提下,利用提升泵的剩余压头同时可实现污水在循环固定化生物滤池内不断循环;当循环流量为3841/h时,反应器对CODCr、NH3-N的去除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84.34%和47.15%;进水在调节池内的最佳停留时间为1h;在循环流量为3841/h、调节池停留时间为1h时最佳运行条件下,当进水平均CODCr浓度为438.06mg/l时,循环固定化生物滤池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76.53%,说明循环固定化生物滤池抗冲负荷能力较强。
(2)固定化微生物脉冲渗滤系统采用脉冲进水的方式,通过在系统中布水与落水的交替变化,提高了系统内溶解氧的含量。研究发现:在表面负荷为15cm/d的工况下,固定化脉冲渗滤系统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50.58%,对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40.39%;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52.38%。
(3)固定化微生物潜流土地处理系统为土地处理流程的最后一级,通过采用垂直错流,可使水中的污染物质与系统中的填料充分接触。研究发现:固定化微生物潜流土地处理系统对CODCr、NH3-N的去除率均随着表面负荷的增大而减小。表面负荷为12cm/d时,为系统的最佳运行条件。此时,系统对CODCr、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6.47%、20.83%;由于在土地处理系统中投加了海绵铁配合微生物进行除磷,系统对TP的平均去除率为可以达到61.89%
综上所述,循环固定化生物滤池——微生物固定化脉冲渗滤系统——固定化微生物潜流土地处理系统组成的工艺完全可以满足铁路沿线中小车站的污水处理要求。同时,该土地处理流程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能耗低、投资少等特点,因此该技术在针对中小型污水处理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1 |
万红友;曾科;孙丽云;王苗苗;李文兵;王瓒;;城市污水土地处理模拟试验研究[J];河南科技;2007年06期 |
2 |
党酉胜,黄钟,张伯鸣,杨万善,杨和荣,陈中豪;污水土地处理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陕西环境;2002年05期 |
3 |
封丹;严群;李健昌;赖兰萍;韩磊;黄俊文;罗仙平;;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J];四川有色金属;2009年01期 |
4 |
曾扬,阮晓红,孙敏;土地处理技术在污水资源化处理中的应用分析[J];陕西环境;2002年06期 |
5 |
曾扬,安贞煜;土地处理技术在污水资源化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年09期 |
6 |
刘文祖;;废水土地处理系统在汉阳地区的现实性[J];中国环境管理;1983年02期 |
7 |
;城市污水生态处理系统的近况及展望[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84年06期 |
8 |
陶甄;孙淑均;;美国的废水土地处理[J];上海环境科学;1985年07期 |
9 |
周泽宇;;废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发展与设计方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87年12期 |
10 |
孙铁珩,杨翠芬,赵学群;城市污水土地处理适宜性评价系统[J];中国环境科学;1998年06期 |
11 |
丁兆运;土地处理系统治理城市污水的机理[J];枣庄师专学报;2001年05期 |
12 |
张丽珊,于殿臣,刘海玲,姚家彪,朱岩,尹昭华,姜萍,可夫;慢速渗滤土地处理系统对沈阳西部城市污水有机污染物净化效果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2年04期 |
13 |
郭晓利;;浅谈土壤污染与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年05期 |
14 |
郭晓利;敖其尔巴图;;试分析土壤污染物质的来源及土壤净化[J];内蒙古草业;2008年04期 |
15 |
辛世崇;;土地处理系统中的淌度降解指数[J];重庆环境科学;1989年01期 |
16 |
秦霞;王立彤;毛瑞祥;郭一令;;土地处理系统的流态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0年06期 |
17 |
钱文敏;陆轶峰;普红平;张斌;;分散生活污水的土地处理综析[J];云南环境科学;2005年04期 |
18 |
郭俊;;油气集输站场生活污水土地处理技术[J];天然气与石油;2006年06期 |
19 |
简虹;张卫华;;城市污水资源土地利用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
20 |
陈晓燕;李杰;严子春;蔺佰善;;传统与复合土地处理系统的除磷比较[J];污染防治技术;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