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四个牦牛品种MC1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高旭东  
【摘要】:为探索牦牛MC1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信息,选取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高原牦牛、大通牦牛4个品种共408头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分析牦牛MC1R基因部分序列的基因多态性。结果表明:与GenBank中牛MCIR基因序列(登录号: AF445641.1)比对发现:牦牛MC1R基因有6个SNP,分别是3589处C/A、624处T/C、3804处A/C、3891处C/G、3912处C/T、3120处G/A的替换。P2片段产生了三个基因型:AA、BB和AB,四中牦牛的优势基因型都是AA;P3片段产生了6个基因型:CC、DD、EE、CD、CE和DE,四个牦牛品种中CD、CE和DE三种基因型在青海高原牦牛和大通牦牛中占主要优势,这三种基因型频率总和在青海高原牦牛和大通牦牛群体中分别是0.778和0.781。DD和CD两基因型是甘南牦牛群里中的优势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351和0.328。天祝白牦牛中优势基因型是DD,其基因型频率是0.500。P4片段产生了3个基因型:FF、GG和FG,四种牦牛品种的优势基因型都是FG,其中天祝白牦牛FG基因型频率达到了1.000,青海高原牦牛、甘南牦牛和大通牦牛的F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833、0.586和0.745。P2片段中四种牦牛MC1R基因的多态信息含量(PIC)都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P3片段中青海高原牦牛和大通牦牛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处于高度多态(PIC0.5),甘南牦牛和天祝白牦牛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 P4片段四种牦牛多态信息含量(PIC)都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左彩兰;;甘南牦牛现状及提高牦牛生产效益的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10年01期
2 曹效海;影响牦牛肉保水性能的因素及其嫩度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1年09期
3 何晓林,冯廷花;大通种牛场发展绿色牦牛肉产业[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4年10期
4 阚晓珠;;牦牛肉产业扬帆远航[J];农产品加工;2010年12期
5 曹效海;郭庆彬;;香菇牦牛肉松的研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年16期
6 冶成君;夏天香肠的研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4年05期
7 白风奎;白乾云;;真空包装延长牦牛鲜肉货架期的研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5年06期
8 牛小莹;郭淑珍;赵君;包富贵;才让闹日;尕旦吉;李保明;格桂花;张海滨;;甘南牦牛肉营养成分含量研究分析[J];畜牧兽医杂志;2009年02期
9 雷德林;;浅谈绿色牦牛肉奶的生产[J];阿坝科技;2006年02期
10 王洪志;王爱华;;化学驱避剂预防牦牛牛皮蝇蛆病的效果观察[J];四川畜牧兽医;2007年08期
11 ;投资35亿新希望携手阿坝打造中国第一高端牦牛肉品牌[J];饲料博览;2010年11期
12 刘佳东;余群力;李永鹏;;宰后冷却牦牛肉排酸过程中肉用品质的变化[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3 黄友鹰;加速发展牦牛的探讨及对策[J];肉类工业;2001年01期
14 谢荣清;罗光荣;杨平贵;郑群英;;不同年龄牦牛肉肉质测试与分析[J];中国草食动物;2006年02期
15 朱喜艳;;浅析青海省牦牛肉深加工开发前景[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0年03期
16 陈永杰;;浅谈刚察县牦牛养殖业的发展对策[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8年05期
17 常祺,冯延花,冶成君;牦牛肉夏天香肠的研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2年05期
18 白乾云;真空条件下山梨酸钾和抗坏血酸延长牦牛鲜肉货架期的研究[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5年05期
19 刘勇涛;江明锋;邓康云;陈智华;文勇立;王永;;四川牦牛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及对策[J];四川畜牧兽医;2006年10期
20 曾群辉;朱国玉;索朗斯珠;旦巴次仁;布旺堆;;牦牛大肠埃希氏菌病灭活疫苗的制备[J];中国兽药杂志;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晓林;吴伟生;贡科;谢荣请;王天福;罗光荣;杨平贵;安添午;李华德;周明亮;张伟;;不同哺乳方式对牦牛公犊肉品品质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柏蒙蒙;孙静;吴明明;迟晓瑶;曹月胜;蒋亚军;刘剑飞;孙金海;;突变红褐色貉MC1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A];第十二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雷鸣;卢晓黎;胡联章;;高原牦牛肉脯生产技术研究[A];2001年肉类科技交流会暨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三届肉类科技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胡凤祖;董琦;;HPLC-荧光法测定牦牛肉中土霉素、四环素残留方法研究[A];西北地区第五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十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柏蒙蒙;何晓波;侯勇刚;孙泰雷;吴明明;孙金海;;红褐色貉MC1R基因的序列分析[A];中国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第十五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6 邝良德;郑玉才;刘刚;金素钰;易平;穆晓琨;;九龙牦牛肉中肌苷酸含量的测定[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陈思睿;刘文博;杨宁;;中国地方鸡种羽色相关基因分离互作研究[A];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三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夏波;熊丁杰;黄毅;何大乾;刘益平;;番鸭MClR序列克隆及其初步分析[A];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三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朱晓霞;岳华;汤承;;牦牛源沙门氏菌分离株血清群鉴定及其对小鼠的致病性[A];第三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师科荣;王爱国;李宁;邓学梅;;中国地方猪种黑素皮质激素受体1基因(MC1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英文)[A];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永升;鸡MC1R基因的SNPs分析与染色体定位[D];浙江大学;2004年
2 刘益平;中国乌骨鸡遗传多样性及家鸡起源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旭东;四个牦牛品种MC1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2 刘佳东;宰后牦牛肉成熟机理及肉用品质变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3 刘婷;牦牛黄牛体脂脂肪酸营养特征及温度对其影响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建华;牦牛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关系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犇;妊娠期牦牛胎盘的形态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何建文;牦牛肉产品的分子追溯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7 焦斐;牦牛PRKAG3、FAS基因多态性与肉质相关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8 郑红霞;MC1R基因多态与皮肤颜色等表型特征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关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静;红褐色突变貉毛色基因MC1R的序列分析及其表达水平的研究[D];青岛农业大学;2012年
10 田宽校;灵山土鸡MC1R基因的多态性与羽色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明德;政企合力打造青海牦牛肉品牌[N];中国食品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顾仲阳 朱隽;让“深闺之宝”走出高原[N];人民日报;2011年
3 本报首席记者 张裕;“齐馍馍”里裹着牦牛肉[N];文汇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胡建;要让牦牛肉和大熊猫一样著名[N];中国食品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傅莲英;向滥用食品添加剂说“不”[N];国际商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周伟;打造中国第一高端牦牛肉品牌[N];四川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林;大学生“村官”次培破译“致富密码”[N];西藏日报(汉);2011年
8 本刊记者 钟丽娟 李雪林;打造中国高端牦牛肉品牌[N];成都日报;2010年
9 记者李明德;三江源头牦牛肉热走内地市场[N];中国食品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东风 袁飞 杨燕;小卤菜做出大文章[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