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
【摘要】:
花粉原生质体兼具单倍体与原生质体的双重优点,可直接作为产生单倍体植
株和细胞融合的原始材料,省去降倍操作,在马铃薯细胞工程育种中具有重要意
义。
本研究以6个优良四倍体栽培种和3个双单倍体的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为供体
材料,对花粉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在蔗糖作为渗透压调节剂,
蜗牛酶浓度为1.2%的混合酶液中,四分体原生质体的分离率最高达84.6%。低温处
理7天后的花粉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在分别添加100mg/L的丝氨酸、800mg/L的
谷氨酰胺和0.1%的小牛血清以及1mg/L 2,4-D,0.5mg/L KT,0.4mg/L 6-BA外源激
素的K_3培养液中,培养24h后,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48h右,再生细胞启动第一
次分裂,分裂频率最高达15.4%。继续培养15d左右,部分细胞增殖生成细胞团。
用花药漂浮培养法作为酶解前的预处理,将从花药释放培养1d后的花粉酶
解,在0.8mol/L的甘露醇作渗透压调节剂的混合酶液中,单核期幼嫩花粉原生质体
的分离率达12.8%。
对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萌发液中添加0.1mmol/L K~+,
1.0mmol/LMg~(2+)对花粉萌发率有显著促进作用;添加0.15mmol/L的Na~+能加快萌发速
度,但对提高萌发率无效。在10%蔗糖,0.02% CaCl_2,0.02%H_3BO_3,
0.02%MgSO_4·7H_2O,0.01%KNO_3的液体培养基上,花粉萌发率达70%以上。
建立了“低温-萌发-酶解”马铃薯成熟花粉原生质体分离技术路线。用低温处
理7d的花粉,萌发30min时加入酶液,以1.2mol/L的甘露醇作渗透压调节剂,原
生质体的分离率最高达21.04%。萌发时间大于120min,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率下
降为16.05%,而亚原生质体的分离率为5.35%。对花粉原生质体与花粉管亚原生质
体的培养中发现成熟花粉诱导脱分化困难;花粉管亚原生质体有很强的细胞壁再生
能力和自体融合倾向。
对超低温保存花粉的冻存、复苏方式以及复苏后花粉的生活力进行了研究,
并分离花粉原生质体。在冷冻前,18h的干燥时间保存花粉的生活力优于干燥12h和
6h的花粉;超低温保存的花粉在-20℃-4℃-25℃的水浴锅里逐步解冻效果最好,快
速化冻方式对马铃薯花粉也适宜,35℃的解冻温度优于25℃;用ZF萌发液将花粉先
萌发,再用分离新鲜花粉原生质体的酶液和技术将花粉酶解,保存90d的花粉,原
生质体分离率为16.21%。尽管保存花粉的生活力较新鲜花粉生活力有所下降,但经
解冻复苏后仍能作为原生质体分离的材料,与新鲜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率差异不显
著。
本研究对马铃薯花粉原生质体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建立了不同发育时期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马铃薯花涵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 中文摘要
一
花粉原生质体分离的技术路线,并进行了培养研究,结果证实所建立的技术路线具
有普遍适应性。
|
|
|
|
1 |
陈永贤;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学;1979年01期 |
2 |
王法典;;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在哈成立[J];蔬菜;1986年06期 |
3 |
А.А.Багчев
,王惠萍
,岳先毅;СН-4Б型马铃薯种植机的改进[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8年06期 |
4 |
陈伊里;王永智;滕宗璠;;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区划的研究[J];中国马铃薯;1988年02期 |
5 |
陆恒;;贮藏中的马铃薯怎样管理[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91年06期 |
6 |
阎万祥;;马铃薯选种工作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J];种子世界;1991年11期 |
7 |
胡百森;;江西南部蔗田冬季套种马铃薯技术调查[J];中国马铃薯;1993年01期 |
8 |
王维民;马铃薯果脯食品的生产[J];农牧产品开发;1996年02期 |
9 |
王福庭,刘月发,付盛山;高效棉田耕作新模式——棉薯套作成功原因浅析[J];河北农业科学;1996年03期 |
10 |
王文秀,蔡丽荣;喷施多效唑对套作马铃薯与玉米产量商品率及其淀粉含量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1997年01期 |
11 |
官贵德;山区发展马铃薯大有作为[J];福建农业;1997年02期 |
12 |
傅秀荣,焦桂芝;马铃薯整薯蹲芽处理栽培抗灾高产[J];北方园艺;1998年02期 |
13 |
;如何制作马铃薯果酱[J];农机具之友;1998年06期 |
14 |
邵尾娇,高勇;马铃薯秋种栽培技术要点[J];福建农业;1999年09期 |
15 |
;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会议通知(第三轮)[J];中国马铃薯;2000年02期 |
16 |
孔艳芹;许驰;;秋种马铃薯配套丰产技术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00年09期 |
17 |
甘信斗;公茂洪;孙业强;孔令泉;;拱棚马铃薯间作寒萝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世界;2000年01期 |
18 |
黄先群,毛堂芬,雷尊国,周利均,董颖萍;马铃薯生产概况及贵州脱毒马铃薯生产存在的问题[J];贵州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
19 |
;马铃薯的主要类型[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年07期 |
20 |
高勇;李铸文;;马铃薯保鲜技术[J];农业知识;2002年1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