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用于提高马铃薯淀粉含量的glgC基因克隆、突变及表达载体构建

贾笑英  
【摘要】: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上唯一的粮菜兼用型作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马铃薯淀粉由于其优良的加工性能,应用范围极其广泛,而且在某些应用领域是其它来源的淀粉所无法替代的。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马铃薯生产和加工将成为西部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现有的主栽马铃薯品种淀粉含量一般在13~18%,仅有少数品种可达到20%左右。为适应马铃薯加工产业的迅速发展,选育适合甘肃栽培的高淀粉含量马铃薯加工型品种的工作迫在眉睫。由于高淀粉含量的马铃薯育种材料极其匮乏,加之马铃薯又是同源四倍体,遗传分离复杂,故运用常规育种方法培育高淀粉含量的马铃薯品种不仅耗时耗能且难度极大。基因工程技术则可以打破物种间的界限,使得不同生物来源的基因在受体植株的特定时空表达,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淀粉生物合成途径及其相关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及分子生物技术的日趋成熟,使得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淀粉合成中相关酶的活性从而提高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成为可能。 本研究从马铃薯组培苗(台湾红皮)叶片中提取基因组DNA,设计PCR扩增特异引物,克隆到马铃薯块茎特异性表达启动子Class Ⅰ Patatin的功能区段,将其与pUCm-T easy vector连接,转化E.coli DH5α,得到重组子pUCmP;经酶切和序列分析鉴定,该片段分子大小为1030bp,通过序列对比分析发现与已报道的Class Ⅰ Patatin碱基序列有94%的同源性,含有TATA box与CAAT box调控元件,分别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21~-13bp与-59~-48bp;CAAT box上游有核心增强子(core enhancer)同源序列TGGTTATG。从大肠杆菌BL21中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设计特异扩增引物,采用PCR扩增技术克隆到大肠杆菌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glgC)基因,将其与pUCm-T easy Vector连接,转化E.coli DH5α,得到重组子pUCmG;经酶切和序列分析鉴定,该片段分子大小为1296bp,编码432个氨基酸残基,通过序列分析与文献报道的碱基序列有99%的同源性。考虑到变构调节因子对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的调控作用,设计突变引物,采用PCR重叠延伸技术,用三轮对向扩增的方法对glgC基因进行第1007位核苷酸由G到A的定点突变,即使第336位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天门冬氨酸,以降低该酶对激活因子果糖—6—磷酸(F6P)的依赖性和对抑制因子腺苷—1—磷酸(AMP)的敏感性,得到正确的突变基因glgC336及其转化子pUCmGT。 然后将glgC和91gC336基因分别插入到微生物表达载体pET一28a一c(+)的T7 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构建成N一端携带6xHis标签子的原核表达载体,通过冲TG 诱导表达,提取表达产物,进行SDS一PAGE电泳鉴定,都得到分子质量约53 xlo几 的特异蛋白条带,证明glgC和91gC336基因的表达产物分子质量与理论推算g馆C 的分子质量相符。 最后分步将Pa、atin启动子、glgC和91gC336插入pB工101质粒,使glgC和 91gC336在Patatin启动子驱动之下,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B工PG和pB工PGT,为 进一步做转化和选育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奠定了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瞿礼嘉,纪梅,蓝宁,谢明,顾红雅,陈章良;水稻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cDNA基因克隆和结构分析[J];植物学报;1995年12期
2 张兴国,杨正安,杜小兵,李正国,刘佩瑛;魔芋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大亚基cDNA片段的克隆[J];园艺学报;2001年03期
3 姚庆荣;郭运玲;孔华;张金文;郭安平;贺立卡;刘恩平;;大肠杆菌glgC基因的定点突变及高效表达[J];热带作物学报;2007年01期
4 杨晖,赵心爱,周云泉;禾谷类作物胚乳的淀粉合成[J];生命科学;2004年03期
5 宋波涛,柳俊,谢从华,成善汉;马铃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小亚基基因(sAGP)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5年03期
6 姚新灵,丁向真,吴晓玲,郭蔼光;马铃薯AGPase大小亚基功能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04年05期
7 成善汉,柳俊,谢从华;马铃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2001年06期
8 曾孟潜,刘雅楠,杨涛兰,李社荣;甜玉米、笋玉米的起源与遗传[J];遗传;1999年03期
9 马彦军,王蒂;马铃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调控[J];中国马铃薯;2002年06期
10 朱智伟,程式华;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J];世界农业;1999年03期
11 孙国凤;水稻淀粉合成关键酶的克隆及高产水稻的开发[J];生物技术通报;1994年04期
12 杨文鹏,John E.Hamer,Jeffrey L.Bennetzen;水稻Sh_2基因的分子克隆[J];贵州科学;1995年01期
13 孙国凤;强化水稻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开发高产品种[J];生物技术通报;1997年02期
14 于新,冯彤,潘慧生,陈祖佑;银杏种子ADPG焦磷酸化酶研究初探[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5 张志军,贾明进,李会珍,周伟军;赤霉素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03年05期
16 许为钢,胡琳;小麦抗热性育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年03期
17 姜东,于振文,李永庚,余松烈;施氮水平对鲁麦22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3年03期
18 张桂莲,陈立云,雷东阳,张顺堂;水稻耐热性研究进展[J];杂交水稻;2005年01期
19 唐湘如,余铁桥;密度对饲用杂交稻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J];杂交水稻;2001年06期
20 唐湘如,余铁桥;磷钾肥对饲用稻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笑英;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高淀粉及抗病新品系[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2 姚庆荣;木薯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优化及转AGPase基因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贾笑英;用于提高马铃薯淀粉含量的glgC基因克隆、突变及表达载体构建[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2 马彦军;马铃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克隆[D];甘肃农业大学;2002年
3 桑大志;水稻穗上不同粒位籽粒品质及籽粒中酶活性与蒸煮品质关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4 秦颖;甘薯块根中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和β-淀粉酶的细胞化学定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5 郭志刚;水稻籽粒发育过程中淀粉结构形成动态及其酶学机制[D];扬州大学;2001年
6 刘坚;玉米分离群体中糯质基因(waxy)和超甜基因(shrunken-2)基因的特异PCR鉴定[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