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瞿礼嘉,纪梅,蓝宁,谢明,顾红雅,陈章良;水稻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cDNA基因克隆和结构分析[J];植物学报;1995年12期 |
2 |
张兴国,杨正安,杜小兵,李正国,刘佩瑛;魔芋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大亚基cDNA片段的克隆[J];园艺学报;2001年03期 |
3 |
姚庆荣;郭运玲;孔华;张金文;郭安平;贺立卡;刘恩平;;大肠杆菌glgC基因的定点突变及高效表达[J];热带作物学报;2007年01期 |
4 |
杨晖,赵心爱,周云泉;禾谷类作物胚乳的淀粉合成[J];生命科学;2004年03期 |
5 |
宋波涛,柳俊,谢从华,成善汉;马铃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小亚基基因(sAGP)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5年03期 |
6 |
姚新灵,丁向真,吴晓玲,郭蔼光;马铃薯AGPase大小亚基功能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04年05期 |
7 |
成善汉,柳俊,谢从华;马铃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2001年06期 |
8 |
曾孟潜,刘雅楠,杨涛兰,李社荣;甜玉米、笋玉米的起源与遗传[J];遗传;1999年03期 |
9 |
马彦军,王蒂;马铃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的调控[J];中国马铃薯;2002年06期 |
10 |
朱智伟,程式华;稻米品质的研究进展[J];世界农业;1999年03期 |
11 |
孙国凤;水稻淀粉合成关键酶的克隆及高产水稻的开发[J];生物技术通报;1994年04期 |
12 |
杨文鹏,John E.Hamer,Jeffrey L.Bennetzen;水稻Sh_2基因的分子克隆[J];贵州科学;1995年01期 |
13 |
孙国凤;强化水稻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开发高产品种[J];生物技术通报;1997年02期 |
14 |
于新,冯彤,潘慧生,陈祖佑;银杏种子ADPG焦磷酸化酶研究初探[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15 |
张志军,贾明进,李会珍,周伟军;赤霉素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J];中国马铃薯;2003年05期 |
16 |
许为钢,胡琳;小麦抗热性育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年03期 |
17 |
姜东,于振文,李永庚,余松烈;施氮水平对鲁麦22籽粒淀粉合成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3年03期 |
18 |
张桂莲,陈立云,雷东阳,张顺堂;水稻耐热性研究进展[J];杂交水稻;2005年01期 |
19 |
唐湘如,余铁桥;密度对饲用杂交稻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J];杂交水稻;2001年06期 |
20 |
唐湘如,余铁桥;磷钾肥对饲用稻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