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P标记胚胎干细胞体外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及拟胚体形成的初步研究
【摘要】: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 ESC)是从植入前的小鼠胚胎内细胞团
(Inner mass cells, ICM)或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分离和克
隆的多能性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在体内和体外能够发育分化成来自三胚层
的前体祖细胞。ES 细胞作为体外理想的细胞模型,可以研究真核细胞在早期胚
胎发育时期基因的表达和调控;也为未来的再生医学带来了希望。小鼠胚胎干细
胞已广泛应用于基因突变分析或结合标记基因的研究中。分子标记在研究细胞分
化中的基因表达和跟踪筛选分化细胞亚群的研究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利用小鼠
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可以研究人们感兴趣的基因,但更重要的是可以制作嵌合体在
体内分析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的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不依赖于任何底物就可以发出荧光,活细胞可以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以
488nm 波长激发光下检测绿色荧光,把 GFP 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内,使胚胎干
细胞携带 GFP 基因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最终使胚胎干细胞无论在体外或体内
的分化轨迹都可通过直接检测激发绿色荧光蛋白发出的荧光而得到监测和跟踪。
已有一些其他的 GFP 转染的 ESC 通过电转或其他的方法建立。本研究用磷酸钙
共沉淀法将质粒 pEGFP-N2 导入小鼠胚胎干细胞 D3 细胞系中,在荧光显微镜
下以 488nm 激发光检查阳性克隆,并进行初步扩增。经 G418 筛选后,机械挑取
EGFP 强阳性表达的克隆,并在丝裂霉素 C 处理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饲养层
上进一步扩大培养,获得纯化的转染细胞系。20 代以后,转染细胞仍然表达绿
色荧光蛋白。PCR 检测和序列分析表明 8 代和 18 代转染细胞均携带有 GFP 标志
基因。对稳定表达 EGFP 的干细胞系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拟胚体和畸胎瘤形成
的检测,证明这些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特征。经拟胚体,可进一步分化成具有搏动
能力的心肌细胞,分化百分率为 30-40%,较未转染细胞 60-70%的分化率低。 这
些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呈绿色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具心肌细胞特异的
I
WP=5
cTnT 分子标志。该 EGFP 标记的干细胞系带有可进行原位、实时检测的绿色荧
光,可应用于细胞移植和体内分化的研究。
胚胎干细胞在添加分化抑制物胚胎成纤维细胞或LIF等适宜的培养条件下,
在体外长期能够一直增殖保持未分化状态和全能性,撤除分化抑制物则进入分化
状态,在体外悬浮培养时,胚胎干细胞形成三维聚集体-拟胚体(embryoid
bodies,EBs)。EBs是来自一个或多个能够形成或具有潜能形成来自三胚层细胞
的多能干细胞的分化细胞聚集体。尽管EBs在ESC分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对于EBs形成方法和形态上的研究资料仍然很少。本研究除了使用传统的悬滴
法以外,建立了STO法等其他方法获得EBs,以心肌样细胞发育作为模式系统比
较细胞增殖和分化,以ESC是否形成搏动心肌细胞检测在不同分化培养体系中比
较正常EB的形成。结果表明以所建立的STO法、悬浮法、胶原酶法与传统的悬
滴法相比,均可以得到不同比例的出现搏动心肌的EBs,统计结果显示只有STO
法得到的EBs数与悬滴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悬浮法和胶原酶得到的
EBs数低于悬滴法,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形态研究表明,所得到的EBs经
过了简单拟胚体(sEB)发育为囊状拟胚体(cEB)或成熟拟胚体(mEB),EBs
细胞先出现表层细胞分层,其次EBs中心一个或多个部位出现空腔,透射电镜下
空腔边周的细胞形态改变呈柱状,明显不同于EBs中的未分化细胞。在EBs中仍
然存在很多圆形的未分化细胞,细胞核大突出,核质比例高,胞质浓厚,胞质内
可见少的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
|
|
|
|
1 |
袁毅君;王廷璞;焦成瑾;张铭;;不同方法从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拟胚体[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1年03期 |
2 |
胡若真,周庆军,邵健忠,项黎新,张铭,张念慈,陆永良,姚行,戴利成;一种利用STO饲养层细胞制备拟胚体的新方法[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5年01期 |
3 |
孙志杰,罗桂芬,李青旺;应用微囊化技术大量扩增拟胚体[J];中国畜牧兽医;2005年03期 |
4 |
杨科;董娟;徐兰;周桢宁;王沁;丁小燕;;长期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拟胚体(EB)的观察[J];生物工程学报;2008年10期 |
5 |
施渭康;胚胎性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新崛起的细胞工程[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0年04期 |
6 |
刘兵,侯春梅,吴英,张双喜,毛宁;小鼠胚胎干细胞来源的HPP-CFC体外和体内造血活性分析[J];生物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
7 |
曹鸿国;李运生;曲秀霞;邓宏魁;;拟胚体对成体细胞参与胚胎嵌合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9期 |
8 |
王秀丽,王常勇,虞星炬,赵云山,李晶,段翠密,郭希民;应用旋转生物反应器批量制备拟胚体的研究[J];生理学报;2005年04期 |
9 |
徐超;黄华荣;俞宏;赵小立;陆永良;戴利成;姚行;;分离MEF和ES细胞的差速贴壁法研究(简报)[J];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6年05期 |
10 |
彭红梅,陈贵安;人类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J];中国科学C辑;2005年03期 |
11 |
赵海龙;刘大顺;陈效鹏;;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的表面张力测量方法——悬滴法[J];实验力学;2010年01期 |
12 |
秦洁;漆正宇;张艳敏;郭新;崔光辉;桂耀庭;;5-Aza-dC在mES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中的DNA甲基化调控机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年11期 |
13 |
赵明;任彩萍;杨红;蒋星军;曾英;王磊;周文;祝斌;冯湘玲;姚开泰;;人胚胎干细胞和拟胚体基因表达谱的初步分析[J];生命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
14 |
刘卫生;王英杰;刘涛;张世昌;;鼠拟胚体来源细胞向肝细胞及心肌细胞分化的初步观察[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年03期 |
15 |
何文俊;叶玲玲;李世崇;刘红;王启伟;王海涛;谢靖;陈昭烈;;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培养促进拟胚体的形成及其向心肌细胞分化[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年11期 |
16 |
孙彦洵;杨晓;;利用胚胎干细胞分化的拟胚体研究小鼠早期胚胎发育过程[J];生物技术通讯;2006年01期 |
17 |
毛建平;王全会;周颖;方静;崔玉芳;;桥式PCR,一种简易连接DNA标签序列的方法(英文)[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年11期 |
18 |
王树玉,张军,任国庆;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年01期 |
19 |
叶寒青,陈松林;动物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03年06期 |
20 |
姚;胚胎干细胞的特性、体外分化及其应用前景[J];上海免疫学杂志;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