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4M-2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优化设计与仿真

张建  
【摘要】: 中国是发展马铃薯种植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00万hm~2,是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种植范围遍及全国。我国大部分地区马铃薯收获主要靠人畜力,小面积收获常采用铁锨或锄头挖掘,较大面积收获采用畜力挖掘犁。近年来,马铃薯挖掘机的研制与推广有了较大发展,但大多属于条铺式,即将薯块翻出地面后人工捡拾,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仍较大,且总体机械化水平很低,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为了适应全球化、国际化的竞争,为了满足敏捷响应市场的需要,采用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法(虚拟样机技术)设计适应中国国情的4M-2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该机可将薯块收获后通过侧向倾斜式输送机构输送到集署箱,达到边收获边收集的目的。 与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相比较,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在制造物理样机之前,就可以进行样机的测试,及时找出和发现潜在的问题,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的40%—70%,简化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降低开发成本,获得最优化和创新的设计产品,提高企业面向客户、敏捷响应市场的能力,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设计质量。 本文阐述了如何运用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Systems)软件对4M-2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的输送系统主要部件和机构进行建模;如何将Solidworks、ANSYS的文件格式转换成ADAMS文件格式;并对输送系统主要部件和机构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动态研究,确定了输送系统有关重要参数:挖掘铲的总宽度为120cm,并确定挖掘铲工作总阻力不会超过6500N;抖动分离输送装置的抖动频率为42.1Hz,安装角为17°,抖动器的长轴为69mm,短轴为55mm,其抖动频率为8.89Hz;该马铃薯收获机前进时的作业速度优化为3km/h≤v_m≤4.83km/h;横向输送器工作面由直径6mm的杆条组成,其斜面倾角为12°;茎秆分离器圆形带的直径为12mm,带根数为9根,在仿真中发现,此结构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很好地分离茎秆和薯块,;倾斜式输送器的挡板高度是100mm,与带面成60°夹角。同时对薯块的运动情况、动态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仿真参数符合输送系统的运动特性,所以是可行和可靠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仰光;邹爱芝;;巨野县跨区作业接待站为机手提供“贴心”服务[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1年03期
2 饶正良;饶崇明;;200810046933.9苎麻联合收获机工作原理与设计技术[J];湖北农机化;2011年03期
3 兰心敏;李民;;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损失率测定方法的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1年04期
4 王小爱;陈海峰;;全自动红枣去核机传动系统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5 陈黎卿;王莉;张家启;张健美;何超波;;适用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1JHSX-34型秸秆粉碎机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9期
6 潘淑娜;栾富国;;对栖霞市花生收获机械化创新示范项目建设的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年13期
7 杨德秋;贾晶霞;越文峰;王昕玮;高波;李洋;;高度自控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升运装车装置[J];农机化研究;2011年09期
8 王伯凯;吴努;胡志超;王海鸥;陈有庆;;国内外花生收获机械发展历程与发展思路[J];中国农机化;2011年04期
9 秦亚飞;;中国农机制造业重心向东北转移[J];农机市场;2011年07期
10 胡志超;陈有庆;王海鸥;胡良龙;;我国花生田间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J];中国农机化;2011年04期
11 曹震;金鑫;黄海东;廖庆喜;;4SY-1.8型油菜割晒机的设计[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2 冀永祥;;改良机具提高花生机收水平[J];农机科技推广;2011年05期
13 贾晶霞;杨德秋;王昕伟;叶红艳;;基于Solidworks的各型马铃薯挖掘铲应力研究[J];农业工程;2011年01期
14 闫晓杰;李杏桔;;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1年03期
15 谢民生;;伊犁州甜菜收获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探讨[J];农业机械;2011年16期
16 王帅;;挺起现代农牧业的脊梁——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农牧业机械化成就综述[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1年04期
17 许斌;付君;郭超;程科;;GQT120型小麦割前脱粒滚筒装置的设计[J];河北农机;2011年03期
18 杨国庆;车刚;李玉滨;;双河农场发展农业机械化机具规划配备研析[J];现代化农业;2011年08期
19 王浩;;落实购置补贴政策 促进淮北农机化发展[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7期
20 石磊;吴崇友;梁苏宁;金诚谦;;油菜分段收获齿带式捡拾器的设计与试验[J];中国农机化;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赵德安;秦云;;联合收获机脱粒滚筒转速的鲁棒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2 魏宵;谢方平;叶强;孙松林;;水稻半喂入联合收获机堵塞成因及其调控技术分析[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巫尚荣;杨坚;梁兆新;覃家松;;联合收割机清粮机构的仿真优化研究[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郭干慈;郭先骄;;能源综合输送系统网络分析[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5 刘贵林;杨世昆;;我国苜蓿种子收获工艺及配套机具[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贵林;杨世昆;;我国苜蓿种子收获工艺及配套机具研究剖析[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洁;;浅谈配送中心型自动化立体仓库中输送系统设备的选用[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介战;;联合收获机损失率测试研究展望[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劳家仁;夏兴祥;金伟;;高压天然气输送系统除尘技术及装置[A];天然气分离与液化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10 刘贵林;杨世昆;;我国苜蓿种子收获工艺及配套机具研究剖析[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然兵;4HQL-2型花生联合收获机主要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2 徐海良;单泵与储料罐组合的深海采矿软管输送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李梅娟;自动化仓储系统优化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倪敬;钢管包装电液伺服系统控制策略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闭治跃;挖泥船泥浆管道输送系统效率优化与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唐建中;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作业优化与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陈煜;He II传输参数特性与HeII获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陈俊;分支斜面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初步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9 韩正晟;高速小麦收割机的试验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10 岳吉祥;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钻机系统选型与布局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绢;4YB-Ⅰ型甘蓝联合收获机的设计[D];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
2 张建;4M-2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优化设计与仿真[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3 王彦军;4M-2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分离输送系统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7年
4 唐伦;油菜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优化分析及试验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李伟;联合收获机产量分布信息获取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2年
6 马洪明;条烟应急输送系统的自动控制与物流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连文香;4U–1400FD型马铃薯联合收获机分级装袋装置及机架的研究与设计[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廖晓莲;水稻联合收获机跨区作业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9 仇淑萍;汉寿县水稻机插、机收机器系统最优配置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10 王兵;John Deere JL 1075联合收获机低割装置的设计[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卓 许伟军;平度 花生联合收获机项目获国家资金支持[N];青岛日报;2010年
2 张延辉 刘书军 李爱芹;青岛弘盛:插上科技金翅膀[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1年
3 石家庄市农机推广站 李香敏;花生联合收获机何时走到田间[N];河北科技报;2010年
4 周英军;联合收获机的仪表诊断[N];山西科技报;2001年
5 苏鸿英 译;开发先进的动态浇注、输送系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6 顺义;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及市场动态研讨会召开[N];中国工业报;2007年
7 陈芳;联合收获机技术发展研讨会召开[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8 记者  陈超;日开发出体内微小药物输送系统[N];科技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邓成坤;煤炭输送系统“上岗”[N];中国水运报;2006年
10 荆丛林 张清;怎样选购小麦联合收获机[N];山东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