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河西灌漠土有机氮组分及其剖面分布的影响
【摘要】:
在小麦-玉米长期轮作的基础上,采用1965年Bremner提出的土壤有机氮分级方法,对设置在张掖绿洲灌漠土持续25a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地土壤各剖面层次的有机氮形态组成进行了测定,系统地阐述了在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形态的变化情况,以及有机氮各组分的剖面分布与不同施肥处理之间的关系。对张掖绿洲灌漠土提高氮肥利用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我国绿洲农业和灌漠土地区合理施肥、土壤培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本试验设8个处理:不施肥料(CK);单施氮肥(N);施氮磷肥(NP);施氮磷钾肥(NPK);有机肥(M);有机肥+氮肥(MN);有机肥+氮磷肥(MNP);有机肥+氮磷钾肥(MNPK)。试验采用小麦、玉米轮作。结果表明:
1.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河西灌漠土耕层全氮和土壤有机氮组成有显著影响,施肥对耕层不同形态有机氮组分的影响取决于肥料种类。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后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全氮、酸解性氮与非酸解性氮的含量。在酸解性氮中,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未知氮显著增加,氨基糖态氮含量也有所提高。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全氮、酸解性氮与非酸解性氮的含量。在酸解性氮中,化学氮肥显著提高了氨态氮的含量,对氨基酸氮、氨基糖氮和酸解未知态氮影响较小。施用磷、钾肥对河西灌漠土全氮和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影响较小。
2.长期施用肥料可明显改善耕层土壤有机氮素的供应状况,尤其是通过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氮含量,显示厩肥处理对土壤有机氮库的贡献大于单施有机肥和单施化肥的处理。
3.通过对2003年和2006年有机氮各组分含量的比较,了解经长期施肥后有机氮组分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用化学氮肥和有机肥的处理区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酸解性氮与非酸解性氮的含量。在酸解氮中,单施有机肥的处理区主要提高了酸解未知态氮的含量,单施化肥的处理显著提高了氨态氮的含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处理区氨态氮和非酸解氮的含量均增加显著。所有处理小区的氨基酸氮、氨基糖氮含量均增加不明显。
4.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河西灌漠土不同剖面土壤全氮和有机氮各组分有显著影响,施肥对不同形态有机氮的影响取决于肥料种类。土壤全氮及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有机氮各组分占全氮的比例随土层深度增加的变化却无明显规律。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的差异主要存在于0~100cm土层,100~180cm差异较小,180cm以下差异很小。与单施化肥相比,在0~100cm土层,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后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和酸解性氮的含量。在酸解性氮中,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未知氮显著增加,在0~40cm土层氨基糖态氮含量也有所提高。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0~200cm所有土层的土壤全氮、酸解性氮与非酸解性氮的含量。在酸解性氮中,化学氮肥显著提高了0~200cm所有土层氨态氮的含量,对氨基酸氮、氨基糖氮和酸解未知态氮影响较小。
|
|
|
|
1 |
赵良菊,肖洪浪,郭天文,包兴国,杨文玉;甘肃省灌漠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1期 |
2 |
罗志桢,何慧生;灌漠土高产培肥途径探讨[J];甘肃农业科技;1994年08期 |
3 |
阎相奎,王复和,高正刚,高有军,严世钰,王自蕊;含氯化肥对灌漠土地区的甜菜产质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J];土壤通报;1993年05期 |
4 |
索东让,李多忠;河西走廊灌漠土钾素状况及施钾效应[J];磷肥与复肥;2002年03期 |
5 |
赵良菊,肖洪浪,郭天文,赖丽芳;甘肃灌漠土土壤肥力的空间变异性典型研究[J];中国沙漠;2004年04期 |
6 |
杨彬,陈修斌,杨德江;河西走廊灌漠土定位施肥对土壤肥力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2005年06期 |
7 |
谭伯勋;;灌淤土发生分类问题的探讨[J];甘肃农业科技;1982年11期 |
8 |
赵良菊,肖洪浪,刘晓宏,郭天文;甘肃省河西地区灌漠土养分限制因子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年02期 |
9 |
谭伯勋;;灌漠土的宏观微观特性与培育关键[J];甘肃农业科技;1988年06期 |
10 |
索东让,吴国菁,王托和,马永泰;河西走廊灌漠土连施氯化铵定位试验研究初报[J];土壤通报;1998年01期 |
11 |
谭伯勋;;灌漠土的生态肥力及其展望[J];甘肃农业科技;1989年10期 |
12 |
卜秋霞;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土壤的演变[J];甘肃农业;2004年12期 |
13 |
李增凤,张仁陟,邵煜庭,甄清香,陶永红;甘肃河西灌漠土有效氮丰缺指标及施氮量的研究[J];土壤通报;1989年03期 |
14 |
邱进怀,包兴国,刘生战,杨文玉;甘肃河西高产地区土壤培肥及调控措施的研究[J];土壤通报;1998年01期 |
15 |
江晶;张仁陟;索东让;;长期施肥对河西灌漠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0年04期 |
16 |
甄清香,邵煜庭,李增风,张仁陟;四种测定有效磷方法在灌漠土上相关性的研究[J];土壤;1988年05期 |
17 |
陈修斌;殷学贵;刘玉环;鄂利锋;王勤礼;;河西灌漠土地区加工型甜椒配方施肥研究[J];土壤通报;2006年02期 |
18 |
周晓丽;;灌漠土施钾对板蓝根的影响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10年12期 |
19 |
谭伯勋;;论灌漠土的生态农业建设问题[J];甘肃农业科技;1988年07期 |
20 |
张仁陟;李增风;陶永红;;河西灌漠土土壤氮素矿化势的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