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
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进一步加大,西部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西部经济再次跃上一个新台阶时,而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将再次受到一次严峻的考验,西北生态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影响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气候因素在西北生态环境变化过程中起到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但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局部地区却起到了一个决定性的破坏作用。由于历史及人为因素的原因造成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使得西北地区环境进一步恶化,环境的恶化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经济的落后又反过来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同样在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应而科学地处理好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就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特点,分析了该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自然原因以及人为原因在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针对西北地区现有的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工业、旅游业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指出了环境因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益与不利影响,并针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与方法。
|
|
|
|
1 |
朱丹果;上官智锋;;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及解决策略[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6期 |
2 |
杨小鹏;卫海燕;;陕西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耦合分析[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
3 |
张军驰;张祖庆;;西北地区水环境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
4 |
张民侠;;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
5 |
李润乾;古代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6 |
丁文晖;孟宝;;绿洲水资源与绿洲城镇化的关系探讨——以西北地区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5年04期 |
7 |
刘忠;西北地区中小化工企业发展途径初探[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7期 |
8 |
董胜君;白雪峰;付青山;;辽宁西北部地区土地沙漠化成因及防治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
9 |
彭芳;;构建全方位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诉求[J];传承;2007年06期 |
10 |
刘学敏,史培军;生态建设产业化──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
11 |
杨桂芳,姚长宏;全球气候变化及我国西北地区土地利用政策的调整[J];西北地质;2000年04期 |
12 |
秦大河,丁一汇,王绍武,王苏民,董光荣,林而达,刘春蓁,佘之祥,孙惠南,王守荣,伍光和;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与对策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
13 |
徐友宁,袁汉春,何芳,陈社斌,张江华;西北地区矿业开发可持续发展问题[J];资源.产业;2003年04期 |
14 |
王恩鹏;;西北地区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的探讨[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年01期 |
15 |
闫增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问题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年01期 |
16 |
张爱婷;杜跃平;张连业;董国强;;西北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空间占用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7期 |
17 |
宋世杰;刘晓;种可;蒋武燕;;西北地区煤炭城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与防治对策[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7年02期 |
18 |
雷玉桃;面向生态的西北地区水环境管理刍议[J];新疆农垦经济;2005年09期 |
19 |
郑元润;;中国荒漠化发展趋势及治理对策[J];科技导报;2006年11期 |
20 |
邓廷涛;;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职能[J];兰州学刊;2008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