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摘要】:
小菜蛾是世界性的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同时也是抗药性产生和发展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阿维菌素是目前用于防治小菜蛾的主要药剂之一,小菜蛾对其也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为了明确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产生抗性的原因。本研究于室内进行阿维菌素的抗性选育和交互抗性测定,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敏感种群的基因的全长序列,并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抗性、敏感种群GluClα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比较。结果如下:
(1)利用室内选育的抗阿维菌素小菜蛾种群和敏感种群分析了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呈现先慢后快的特点;阿雏菌素抗性品系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谱测定结果表明:AVMs抗性种群对菜喜、甲维盐(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交互抗性,其中以对甲维盐的交互抗性倍数最高,达8.85倍,而对溴虫腈、氟虫腈两种药剂的生测结果表明,AVMs抗性种群与其无交互抗性。
(2)首次成功的克隆了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和敏感种群GluClα基因的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2167bp,开放阅读框为1344bp,编码447个氨基酸;包含了GluCl家族和α亚基的一些典型结构特征,与其它昆虫GluClα亚基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在70%-80%之间。抗性种群相对于敏感种群,核甘酸序列中发生了7个碱基替换,其中有三个碱基替换引起了氨基酸的突变,分别为186位的半胱氨酸(C)被酪氨酸(Y)替换;336位的脯氨酸(P)在抗性种群中变为丝氨酸(S);388位的精氨酸(R)被谷氨酰胺(Q)替换;抗性、敏感种群的GluClα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9.48%,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99.33%。
(3)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GluClα基因在抗性、敏感种群中的mRNA表达差异,结果表明GluClα基因在抗性品系中的mRNA表达量比敏感品系高,抗性品系的表达量为敏感品系的3.31倍,差异显著。初步表明阿维菌素抗性的形成可能与该基因的过量表达有一定的关系。
|
|
|
|
1 |
郭庆宏;李纯伟;张学乐;边建国;;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对冬枣叶螨的防效[J];河北果树;2008年02期 |
2 |
闫瑞红;王忠华;;两种复配杀螨剂棉田药效试验[J];农村科技;2011年03期 |
3 |
游锡火;阿维菌素类药物是理想的抗寄生虫药[J];农业信息探索;1999年05期 |
4 |
洪文英,黄怡弘,陈兵;阿维菌素防治豇豆害虫药效试验[J];上海蔬菜;1999年04期 |
5 |
蒋治良,邓业成,蒙冕武;0.3%阿维菌素微乳剂的研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6 |
周广生,曹斌;阿维菌素浇泼剂治疗猪疥螨试验[J];中国兽医杂志;2001年11期 |
7 |
吴青君,张文吉,张友军,徐宝云,朱国仁;表皮穿透和GABA_A受体不敏感性在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抗性中的作用[J];昆虫学报;2002年03期 |
8 |
李术,沈建忠,徐世文;阿维菌素对鸽半数致死浓度的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2003年06期 |
9 |
陈兵,韩佩娥,朱凤香,张秀清,洪文英,冯忠民;生物农药阿维菌素防治果蔬根结线虫病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
10 |
谭明星;孙光忠;;阿维菌素及其混剂对柑桔红蜘蛛的防治效果[J];湖北植保;2008年02期 |
11 |
薛玉华;;猪三阶段高效驱虫法[J];湖北畜牧兽医;2008年05期 |
12 |
;瀚生金主力~(TM)+双管~(TM),打造水稻病虫害专家[J];湖北植保;2009年03期 |
13 |
王胜利;杨光红;汪希兰;;5.5%阿维菌素·毒死蜱乳油对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09年04期 |
14 |
;农技咨询[J];农民文摘;2009年08期 |
15 |
姜干明;;阿维菌素18克/升乳油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年08期 |
16 |
白永平;钟志军;赵子红;彭广能;彭江红;;犬阿维菌素中毒伴顽固性皮肤病的治疗[J];中国兽医杂志;2011年07期 |
17 |
陈永兵;提高生物类农药防效的措施[J];长江蔬菜;1998年04期 |
18 |
秦建华,赵月兰,李全福,崔平,张明勇;不同剂型阿维菌素对猪蛔虫的驱虫效果观察[J];中国兽医科技;1999年04期 |
19 |
陈焕瑜,冯夏;几种增效油对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J];广东农业科学;1999年03期 |
20 |
向勇,税学明,梁崇杰;阿维菌素驱猪蛔虫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畜牧兽医;1999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