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芪蛭皱肺颗粒调控肺泡Ⅱ型上皮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研究

徐国栋  
【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以不完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多于有害气体或颗粒导致的肺部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虽然可以进行预防与治疗,但仍具有高发病、高致残、高致死率等特点。研究发现,气道和肺实质的慢性炎症是COPD发病的重要机制。有多种炎症介质参与C0PD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能引起小气道纤维化及肺结构的破坏,病灶处释放的炎性介质,既会加重肺局部炎症反应,同时也可激活外周血中的炎症细胞,引起全身性的炎症反应。目前的研究发现,调节炎症反应是改善COPD症状、延缓疾病进程的重要途径,而控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可能是治疗COPD有效性的体现以及抗炎治疗的作用点。COPD的炎症反应涉及多种细胞,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lveolar typeⅡepithelial cell,AT-Ⅱ)是最重要的肺上皮细胞之一,其具有很高的分化潜能,不仅能自我增值,还能转分化为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并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具有调节肺水转运以及分泌肺表面活性蛋白等功能,在COPD的研究中备受重视。核因子-?B(NF-?B)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类组织中,IL-6、IL-12等多种炎症介质的表达受其调控,其不仅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还与细胞增殖、抗凋亡等生理效应密切相关。研究认为,调控NF-?B信号通路是抑制肺部炎症反应以及治疗COPD的重要途径之一。本实验就芪蛭皱肺颗粒对AT-Ⅱ细胞NF-?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进行观察,探讨NF-?B信号通路在芪蛭皱肺颗粒控制COPD炎症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为探明芪蛭皱肺颗粒防治COPD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目的观察芪蛭皱肺颗粒对AT-Ⅱ细胞中NF-?B信号通路的调控及对炎性介质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为探明芪蛭皱肺颗粒对COPD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参照前期实验中的细胞培养方法进行AT-Ⅱ细胞原代培养,用电镜及SP-B免疫组化染色鉴定AT-Ⅱ细胞;选取5瓶生长状态良好的AT-Ⅱ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芪蛭皱肺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空白组细胞正常条件培养,其余各组细胞均以20μg/ml LPS进行干预,芪蛭皱肺颗粒给药组在LPS干预2h后,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芪蛭皱肺颗粒,给药浓度依次为50μg/ml、100μg/ml、200μg/ml,各组细胞均在培养36-48h后收集,进行相关检测。(1)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一般生长状态,MTT检测细胞活力;电镜及免疫组化SP-B染色鉴定AT-Ⅱ细胞。(2)Q-PCR检测CD14、TLR-4、NF-?B、IL-6、IL-12基因转录水平。结果(1)MTT结果显示,原代培养的AT-Ⅱ细胞在培养前10天内,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在0~72h细胞增殖最为活跃;电镜下观察到,AT-Ⅱ细胞中存在大量深色颗粒,此为AT-Ⅱ细胞特征性结构(板层小体);原代培养的AT-Ⅱ细胞采用SP-B免疫组化染色后,经显微镜观察发现视野中无未着色细胞,(以细胞内着染棕黄色为阳性结果),表明以此方法培养的AT-Ⅱ细胞纯度高。(2)Q-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D14、TLR4、NF-?B、IL-6、IL-12基因转录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蛭皱肺颗粒干预组CD14、TLR4、NF-?B、IL-6、IL-12基因转录水平有不同程度降低,芪蛭皱肺颗粒高剂量组IL-6、IL-12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本实验选用的AT-Ⅱ细胞,产量好,纯度高,能满足实验研究需要;(2)LPS可导致AT-Ⅱ细胞CD14、TLR4、NF-?B及炎症介质IL-6、IL-12基因转录增加,该作用是由NF-?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来实现;芪蛭皱肺颗粒通过调控NF-?B信号通路中CD14、TLR4、NF-?B及炎症介质IL-6、IL-12的基因转录水平,抑制AT-Ⅱ细胞的炎症反应,该作用可能是芪蛭皱肺颗粒防治COPD的机制之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春梅,姜涛,周春燕;诱导心脏发生的早期信号通路[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4年05期
2 解文博;叶玲;;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部分研究方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9年10期
3 黎增辉;廖爱军;;JNK信号通路[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年03期
4 李林;;Wnt信号通路及其与骨形成的关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年20期
5 李凤贺;辛世杰;杨栋;惠林萍;杨昱;张健;段志泉;;SHH信号通路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年04期
6 陈建勇;王聪;王娟;曹礼荣;;MAPK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08期
7 李宝新;李玉坤;;Wnt信号通路对骨调节研究新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8年03期
8 李佳殷;林丽珠;;JNK信号通路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年18期
9 张玉婷;刘立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2年05期
10 席晓慧;王福文;牟艳玲;;Wnt信号通路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14年01期
11 李春艳;高宁;侯颖春;;经典Wnt信号通路与人类肿瘤[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4年05期
12 郑建福;付学锋;;Wnt信号通路的主要生理病理作用研究现状[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4年04期
13 李贤;周长忍;聂胜利;;核因子κB及其与其它信号通路的交互作用[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01期
14 成夏炫;史丽云;张航;;Wnt信号通路与肿瘤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健康研究;2011年06期
15 程华;孙芳玲;艾厚喜;张丽;蒋莹;王文;;Wnt信号通路与血管发生[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2年03期
16 孙爱萍;程晓曙;;SHH信号通路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年05期
17 孙小妹;毛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年04期
18 梁竹;王玉娟;;丹参作用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2年47期
19 张洽;陆建波;;恶性肿瘤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4年02期
20 杜宏举,汤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及其生物学功能[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华;王文;;经典Wnt信号通路抑制剂[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2 蒋莹;程华;张丽;艾厚喜;王文;;经典Wnt信号通路抑制剂[A];第一届全国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蒋莹;程华;张丽;艾厚喜;王文;;经典Wnt信号通路抑制剂[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4)[C];2011年
4 蒋莹;程华;张丽;艾厚喜;王文;;经典Wnt信号通路抑制剂[A];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人参及补益药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李艳菲;艾厚喜;孙芳玲;张丽;蒋莹;王文;;Wnt信号通路研究新进展[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6 李艳菲;艾厚喜;孙芳玲;张丽;蒋莹;王文;;Wnt信号通路研究新进展[A];2013年全国老年性痴呆与相关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李艳菲;艾厚喜;孙芳玲;张丽;蒋莹;王文;;Wnt信号通路研究新进展[A];第三届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季宇彬;胡哲清;邹翔;;MAPK信号通路及其研究进展[A];转化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程华;孙芳玲;艾厚喜;张丽;蒋莹;王文;;Wnt信号通路与血管发生[A];全国第三次麻醉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林;;利用小分子探针研究经典Wnt信号通路的信号转导机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专题报告七[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森;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抑制TLR2和TLR4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尚果果;NRF2抗氧化应激信号通路的活化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孙鼎琪;Akt信号通路在膀胱肿瘤的进展及化疗敏感性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白秀峰;新基因Gsdma3对小鼠毛囊周期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作用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5 张俊波;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胞内布鲁氏菌16M存活的分子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6 成旭东;黄芪活性物质筛选及基于PKC-ERK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的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路康;STAT3信号通路介导CLL和MCL发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耐药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王立荣;信号通路相关文献挖掘与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陆诚;Wnt信号通路在软骨发育中的功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周远飞;SIRT1调控Wnt信号通路影响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定向的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绍芳;小鼠主要嗅觉表皮组织内AC3缺失对相关因子及信号通路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2 李玉娟;Hedgehog信号通路在大鼠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其对TNF-α、IL-10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赵玲玲;FLCN与PAT1相互作用调控mTORC1信号通路的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努尔古丽·苏里坦;mir-260和mir-240调控钱虫寿命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瑜;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杨莹莹;microRNA-203通过APC介导活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7 徐贞贞;PM2.5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JAK/STAT信号通路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徐国栋;芪蛭皱肺颗粒调控肺泡Ⅱ型上皮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9 陆兆双;多聚左旋精氨酸促进LPS诱导的NCI-H292细胞释放炎症因子IL-6、IL-8的信号通路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10 修丽梅;P38MAPK信号通路在肢体缺血预处理脑保护中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海英;美发现两种细胞信号通路互动机制[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刘海英;英发现细胞信号通路新“刹车”蛋白[N];科技日报;2012年
3 衣晓峰 陈英云 记者 李丽云;结肠癌发生中新的信号通路找到[N];科技日报;2009年
4 记者 许琦敏;减肥信号受控于脑中“通讯员”[N];文汇报;2008年
5 记者 刘海英;一种蛋白决定人的抗压能力[N];科技日报;2011年
6 通讯员 乔蕤琳 记者 衣晓峰 聂松义;癌症中小分子和微小核苷酸有关联[N];健康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