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摘要】: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科学与信息技术科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它的学科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然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和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容置疑的接受信息化社会对其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严峻挑战。教育技术的内涵能否与时俱进,人才培养能否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对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不断进行探讨。
社会需求决定教育技术本科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类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课程,因此,注重实践类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强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就业,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课题属于实践研究,研究思路是首先分析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然后根据实践类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三结合”教学实施模式;最后以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中“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为例,将之运用于教学实践,并调查分析实践效果。本研究旨在提高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为高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教学经验。
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的现状、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意义以及用到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阐述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三章,从教育技术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需求,以及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第四章,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及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教育技术学实践类课程“三结合”实施模式;
第五章,实施阶段,以“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为例,对“三结合”实施模式进行实践并分析实践效果;
第六章,得出研究结论,指出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