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的世俗乐舞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对敦煌壁画中的世俗乐舞进行梳理,通过分析敦煌壁画世俗乐舞的艺术样态与艺术风格以达到对敦煌壁画中的世俗乐舞的了解与认识。
敦煌壁画中的乐舞形象可分为佛教中的天国乐舞形象和人间的世俗乐舞形象两大类。天国乐舞形象主要有天宫伎乐、飞天伎乐、伽陵频迦伎乐等。敦煌壁画是佛教活动和人间世俗生活相结合的产物。壁画的内容以反映佛教题材为主体,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现实生活的场景在壁画中时隐时现,逐渐增多。尤其是家族窟的出现,更是增加了浓郁的现实生活题材。这些现实生活场景被描绘在佛教壁画中就称之为世俗壁画。出现在世俗壁画中的乐舞形式,就叫做世俗乐舞。
本文沿用了“乐舞”这一对古代音乐与舞蹈的惯用称谓,因为自古以来乐和舞是紧密相连的,往往是乐中有舞,舞中有乐。笔者在掌握相关资料的基础之上,对敦煌石窟进行了实地考察,在对已有资料进行核实的基础上,对部分未有图片材料的乐舞图进行了实地认识。在文章中,以较为宏观的视角,进行内容上的解析和佛教蕴理的探讨。根据乐舞壁画所体现的不同内容,笔者将敦煌莫高窟世俗乐舞壁画分为供养人乐舞图,佛传、佛经故事画像乐舞图及民俗生活乐舞图三大类,尝试从纵向上探讨敦煌壁画中世俗舞蹈的来龙去脉,从横向上分析它的表演类型、形态特征及其影响,从而勾勒出敦煌壁画中世俗乐舞的风貌,以此来丰富敦煌壁画艺术宝库中世俗乐舞的研究。为后来舞蹈作品的创作提供资源,并从理论上加以探讨,为舞蹈创作提供理论支持。对编排具有当代审美价值和敦煌壁画艺术特色的民俗舞蹈作品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是一个学术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