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青椒”生长的“节”点—关键事件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之叙事研究

李光  
【摘要】:从1966年教师的专业化地位确定以来,教师专业成长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高校青年教师逐步成为高等学校教师的主力军。他们的专业成长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压力和困难,研究“青椒”们(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文献看,学术界对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共性规律研究较多,缺乏针对教师(尤其是高校青年教师)个体成长的深度研究。本研究基于个体生命成长史的视角,运用叙事研究的研究范式,通过访谈、观察和实物分析等具体方法,以H高校作为样本校,选取在性别、年龄、教龄、职称、专业、成长经历等方面各具代表性的三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挖掘对研究对象教师专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关键事件。通过对研究对象专业成长过程中关键事件的分析,本研究发现,关键事件的生成机制受到教师对专业成长积极的关注、教师主动专业化和专业成长过程被不断的认可三大因素的作用。教师主动专业化,促使教师不断尝试新的工作领域,并在每一项工作中能够积极投入,从而形成了对关键事件生成的横向作用和纵深作用,即拓展了关键事件的生成空间和提升了关键事件的生成水平。同时,对专业成长积极的关注,提升了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对关键事件的捕捉意识和感受能力,与教师主动专业化产生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构成关键事件的内在生成机制。而在此过程中不断获得的专业认可,成为推动关键事件生成的外在力量。在关键事件的影响机制方面,关键事件对研究对象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表现为内质领域和外显领域两个维度上。其中,对教师专业成长内质领域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专业理想、专业情感、专业自我和专业人格特征四个方面,对教师专业成长外显领域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专业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两个方面,且这种影响在教师专业成长的各个领域、不同阶段中会发生显著的迁移。关键事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的发挥,源于教师对事件本身积极地反思。在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总结出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些启示,包括引领高校青年教师教育理想的提升,促进高校青年教师对个人成长史的积极反思,打造良好的高校师生团队文化,有意识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更新工作体验的机会,以及发掘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突破点,以点带面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华芳;试论高校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6期
2 魏光民;谈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与培养[J];渭南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3 刘立浩;;做好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几点认识[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0年02期
4 王俊杰;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心理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04期
5 雷起宏,黄学群;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的困惑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1年02期
6 梁军;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问题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沈振德;高校青年教师素质培养初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殷志强,王卫东;浅析高校青年教师入党问题[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钟前;高校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1年03期
10 卢清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刍议[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1 张婧,赵霖平;高校青年教师素质要求及培养方法初探[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03期
12 宋经同;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德与才的培养[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13 贾国强;高校青年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年04期
14 暴祯民;高校青年教师的困惑及对策[J];焦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5 韩明;;透析高校青年教师隐性流失[J];干部人事月报;2002年05期
16 曹荣誉;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17 宋金玲;试论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基本因素[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03期
18 支戈壁;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分析[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19 毕永竹;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形式[J];继续教育;2002年02期
20 陈万寿;浅议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宋秀林;;论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佟丽君;;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成就动机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熊智文;段先云;;学术交流对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作用与对策研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4 熊智文;段先云;;学术交流对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作用与对策研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5 安佳俊;;对重庆市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3年
6 王悦;;国际化背景下地方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研究[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第四届中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陆永胜;;高校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以贵州省高校为例[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芙蓉;何生;侯宇光;;高校青年教师专业课教学能力的培养途径[A];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中国科协第224次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黎进萍;胡琪;;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承诺与其生涯管理的结构关系[A];2012年甘肃省“食品安全与健康生活”学术年会论文集粹[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王硉;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郑敏;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困境及其原因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4 谭菁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及其防范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许蓉;高校青年教师工作状态的调查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徐小红;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颜佳;制度视角: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支持体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覃丽;高校青年教师激励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周芳兰;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归属感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10 胡孟杰;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韧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思;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调查[N];学习时报;2011年
2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何应林;应增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归属感[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王畇;逐步解决高校青年教师住房问题[N];联合时报;2013年
4 常青;完善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制度[N];吉林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邓晖;关注高校青年教师[N];光明日报;2013年
6 宋延军 李科凤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利用薪酬杠杆激发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活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王妍;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应具备的素质[N];光明日报;2007年
8 记者 刘娜通讯员 潘春芳 刘福民;一批高校青年教师荣获五一劳动奖章[N];湖北日报;2008年
9 记者 张原 通讯员 齐崴 李锦成;民进天津市委呼吁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记者 程墨;湖北启动高校青年教师服务企业“千人计划”[N];中国教育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