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香杜鹃、双翎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摘要】:
本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杜鹃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论文第二部分又对采自青海贵德的新鲜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thopogoides Maxim.)进行了系统的植化研究。其石油醚萃取部分用色质联用法分析鉴定出102种化学成分,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烈香杜鹃精油化学成分以高级脂肪酸酯、酮、芳香族化合物及芳香杂环化合物为主。从烈香杜鹃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其中10个化合物,其中两个为中外文献未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烈香杜鹃素Ⅳ和烈香杜鹃素Ⅶ。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8种化合物,为黄酮类化合物、香豆素和三萜类化合物。论文第三部分对香薷属植物双翎草的挥发油进行了色质联用分析,共鉴定出42个成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双翎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香荆芥酚(26.08%),百里香酚(20.48%),对聚伞花烃(6.56%),邻苯甲酸二异丁酯(3.24%),甲基百里醚(3.91%)。从检出化合物的类别看,绝大部分为醇、烯、酮、酚类化合物。论文第三部分中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几种香薷属植物挥发油和浸膏中抑菌成分百里香酚的含量,还从原药材处理、萃取条件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挥发油的提取分离与化学分析。
本论文不仅有助于我们系统了解烈香杜鹃、双翎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而且有助于指导药用试验。对于扩大植物药用资源、植物化学分类,对于寻求植物中具有抗菌、杀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
1 |
彭玉富;张书伟;蔡宪杰;刘茂林;;不同成熟度对河南烤烟上部叶品质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11年04期 |
2 |
李瑞声,赵洁微,龙康侯,方振生,张明毅;中国软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十三)——从复瓦葡球 Capnella imbricata 软珊瑚分离出一种新三环倍半萜烯化合物[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3 |
郑尚珍,马雪梅,确生,杨红澎,沈序维;烈香杜鹃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年05期 |
4 |
田洪军;;世界镍制品规格(续)[J];新疆有色金属;1991年03期 |
5 |
汪永忠,华佑南;只用一个参比标样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经验系数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5年06期 |
6 |
奇云;洋葱的保健作用与化学成分[J];化学世界;1990年05期 |
7 |
勤礼;;自动与半自动焊接的熔剂[J];机械制造;1955年12期 |
8 |
;国外技术简讯[J];中国建材;1961年11期 |
9 |
白莉;;建筑玻璃的化学成分[J];砖瓦世界;1985年24期 |
10 |
李维钺;;浅谈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J];金属热处理;2007年10期 |
11 |
孙庆利;;一种用坯釉式和原料化学成分的配料计算方法[J];中国陶瓷;1993年03期 |
12 |
成立;;香水:甜蜜的杀手[J];科学与文化;2006年03期 |
13 |
;香水有毒[J];环境与生活;2009年03期 |
14 |
李从式;;铸件化学成分与硬度的关系[J];现代铸铁;1984年04期 |
15 |
陈友地;;辛香料—姜的化学成分质量规格和产销动态[J];生物质化学工程;1989年04期 |
16 |
聂小武;;化学成分对MHT—1耐磨铸件性能的影响分析[J];金属加工(热加工);2009年03期 |
17 |
吕义长;王玉兰;白云芳;;黄花杜鹃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化学学报;1980年02期 |
18 |
李瑞声,赖作企,龙康侯;中国软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七)[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
19 |
潘玉洪;;工频感应炉炼钢化学成分中的硅[J];机械工人.热加工;1985年01期 |
20 |
周世朗;;鹿肉胴体品质及化学成分[J];中国畜牧兽医;198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