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聚合物应力松弛过程中的分数Maxwell模型研究

陈艳  
【摘要】: 聚合物是典型的粘弹性材料,其粘弹性研究对于认识其结构运动、相转变机制及结构与性能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将分数微积分引入本构关系为粘弹性研究带来了新的工具和方法,使粘弹性理论有了突破性发展,但相应的研究较少。本文用分数Maxwell模型对聚合物PTFE的应力松弛过程进行了研究。 分数Maxwell模型的渐进行为是确定其参数的基本依据,但根据实验数据确定的松弛时间τ与渐进解成立的条件并不自洽,拟合得出的τ可能会大于测试时间t,而不是满足t>>τ。 讨论了分数Maxwell模型参数的确定问题,结果表明分数Maxwell模型的参数存在一定的调节自由度。始末时段的实验数据确定了两个串联分数单元的分数阶(松弛指数),选取不同的实验数据组将给出不同的指数;在一定范围内,分数Maxwell模型的拟合结果对松弛时间τ并不十分敏感。 由于分数单元中的松弛时间τ和模量强度E并不是独立参数,为了避免由渐进行为拟合出的松弛时间τ与渐进条件的矛盾,可以选取适当的松弛时间τ,通过起始时段t<<τ的渐进行为确定模量强度E。适当优化分数Maxwell模型的参数,可以在整个时段内对粘弹性应力松弛过程给出很好的描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康永刚;李明明;周玲;陈宏善;;粘弹性应力松弛过程的时间标度变换[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高红;弹性材料应力松弛问题的研究现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3 李明明;康永刚;陈宏善;;聚合物应力松弛过程的分数Zener模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康宏,易新竹,陈孟诗,吕锦;人体颞下颌关节外侧壁囊-韧带复合结构生物力学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9年01期
5 李章政,于建华,陈君楷;牛顿法拟合动脉瓣的应力松弛函数[J];工程数学学报;1998年01期
6 韩文亮;细颗粒浆体的应力松弛模型[J];泥沙研究;1991年03期
7 朱庆文;;烟机出口法兰泄漏原因分析[J];科技资讯;2006年18期
8 杨坚,曾衍钧,李志辉;人角膜的生物力学特性[J];生物物理学报;1999年01期
9 张先龙,戴尅戎,汤亭亭;应力松弛接骨板对骨折愈合骨痂及板下骨改建的影响[J];医用生物力学;2000年02期
10 尹清杰;王世梅;;饱和土松弛实验曲线的一种拟合方程的验证[J];灾害与防治工程;2005年02期
11 尹清杰;王世梅;;饱和土松弛实验曲线模拟与试验验证[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6年02期
12 崔一平;杨正名;韦钰;;聚合物光折变的研究进展[J];中国激光;1994年05期
13 罗福,孙承纬,杜祥琬;1.06μm连续激光照射下K9玻璃板的应力松驰破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1年01期
14 钱浩;林志勇;张莹雪;;大分子表面改性剂的设计合成研究进展[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15 官文栎;于元勋;;链间耦合对聚合物分子中激子形成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6 朱育平;陈晓;;分峰计算结晶度的问题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03期
17 马洪顺,郭维勤,顾晓勤;人颈椎间盘粘弹性实验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1年03期
18 王波;李世清;王采林;王少阶;;正电子湮没技术在聚合物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原子核物理评论;1993年01期
19 杨昀焯,贺家宁,马洪顺;模拟腰椎前路、后路间盘摘除术T_(12)—L_5腰段脊柱应力松弛蠕变实验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年03期
20 卢子兴,张慧;开孔泡沫塑料的应力松弛问题[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凯;陈钊;杨楚罗;秦金贵;曹镛;;新型主链含铱配合物的聚芴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2 林权;赵登峰;孟雪松;郑静;陈志民;杨柏超;;含稀土铕聚合物胶体晶体的光学性质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辉;张兴雄;仇磊;张书香;;热分析在聚合物材料中的应用[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建筑材料篇)[C];2007年
4 梁清泉;李斌;;聚合物材料阻燃评估方法研究分析[A];2004全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赖建军;柯才军;周宏;易新建;;图形转移工艺制作聚合物折射微透镜阵列[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秦怀礼;张世民;阳明书;;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环境稳定性[A];PPTS2005塑料加工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曾能;陈玉坤;杨第伦;李宗葆;徐松林;;氢氧化镁阻燃聚合物的研究进展[A];2008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减排新技术推介会专辑[C];2008年
8 俞炜;周持兴;;非线性振荡剪切用于聚合物材料结构表征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孙志强;张恺;杨柏;;功能性聚合物微球的设计合成[A];2008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次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陈旺;梁琨;吴伯瑜;高逸;田风军;罗淑云;殷建军;叶钢;;聚合物CPW行波电极电光调制器[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松林;PTFE/A1含能反应材料力学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洪波;羊草可压缩性及其应力松弛特性的虚拟样机分析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3 王海涛;聚合物/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魏舒;新型高比表面积聚合物材料和石墨烯材料的合成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5 张飒飒;聚合物光子晶体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杨丹丹;聚合物/α-磷酸锆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与炭化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唐晓淑;热处理变形固定过程中杉木压缩木材的主成分变化及化学应力松弛[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8 董宁;时间分辨光谱系统设计与稀土氟化物单晶及稀土聚合物材料的光谱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张志英;聚合物结晶动力学理论和方法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10 相恒富;CO_2激光直写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聚合物应力松弛过程中的分数Maxwell模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运海;聚合物材料表面激光改性与刻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郭占军;PTFE长丝的研制及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芮二明;60Si2MnA弹簧钢的应力松弛加速试验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刘鸣;PTFE微孔膜物理亲水改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阳;聚合物材料燃烧性和阻燃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曹媛;苛刻环境下PTFE基复合材料滑动副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冯上环;不同温度条件下白桦和水曲柳木材横纹弯曲及应力松弛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9 刘天涛;PA66/PTFE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10 王峰;PTFE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性的抗污性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文;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中心通过验收[N];中国包装报;2009年
2 罗文;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中心通过验收[N];中国化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陆慕寒;高性能纤维PTFE见证中国人智慧[N];中国纺织报;2011年
4 特约记者 王俞德;晨光院特种PTFE瞄准国际一流[N];中国化工报;2009年
5 记者 刘芃;让聚合物材料变得更好用[N];上海科技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王宁;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完成组建[N];贵州日报;2008年
7 杨维骅;第三届先进纤维与聚合物材料会议举办[N];中国纺织报;2007年
8 ;发展中的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贵州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唐茵;英国抢占塑料电子产业先机[N];中国化工报;2010年
10 王新明;贵州首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N];大众科技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