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王卫军  
【摘要】: 本文以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的知能结构,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联;通过解读通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分析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探寻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衔接;通过梳理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历史变迁脉络,多维度透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及在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取向;通过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阶段的描述,纵向关注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过程性因素;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横向探究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结构性因素;在分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基础上,结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纵向过程性因素和横向结构性因素,提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同层面的发展策略;就职前教师和在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分别开展了能力发展实践的调查分析,以逐步完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可行性实施策略。 在考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时,本文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结合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和个案研究等方法。通过这种尝试性、探索性的研究,对研究的问题获得了一些基本的认识或观点: 其一,本研究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然而这一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可以将其描述为关注应用期、学习模仿期、迁移融合期、智慧创造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发展有不同的侧重。关注应用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情意的萌发;学习模仿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知识、技能的获得;迁移融合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实践的应用;智慧创造期更加侧重于信息化教学智慧的生成。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出发点是信息化教学情意的建立,最终指向是信息化教学智慧的创造。 其二,本研究提出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利用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化社会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所利用的信息资源是介入到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其三,本研究认为,信息化社会中教师教学能力的知识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知识,包括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教学技术知识。这四类知识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知识基础;第二层次的知识,包括信息化学科知识和信息化教学法知识。这两类知识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知识主体;第三层次的知识,包括信息化学科教学法知识,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知识要求。其知识的核心包括教学技术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教学法知识。 其四,本研究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由若干信息化教学子能力构成,其能力结构框架包括六种子能力: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信息化教学融合能力、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协作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 其五,本研究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包括宏观促进策略、中观促进策略、微观促进策略。宏观策略是促进其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家政策的保障、教育改革的引导、学校组织的支持以及教师成长的动力;中观策略是促进其发展的方法论,主要表现在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相结合、传统方式与网络在线相结合、技术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相结合等方面;微观策略是促进其发展的内部系统和直接条件,集中体现在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的知识积累、以教学实践为主的应用迁移、以协作教学为主的对话交流等方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洁;杨改学;;我国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2 段伟;杜戈;曲鹏;;院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实践的思考[J];科技传播;2009年Z1期
3 蔡勤生;宋秀梅;;依托信息化技术 提高高职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17期
4 李永根;李步清;;教师要适应信息化教学与课程整合的新模式[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年01期
5 兰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现代商业;2010年36期
6 ;我省参加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创佳绩[J];河南教育(下旬);2011年01期
7 秦峰;;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6期
8 李宗成;高玉芬;王秦岭;;大学信息化教学的现状及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2年04期
9 宋卫华;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角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7期
10 叶惠文,郑启明,聂瑞华;信息化教学系统方案设计——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2期
11 宋正国,刁秀丽;保定七中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调查分析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2期
12 龙启文;韩鹏飞;;信息化教学探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6期
13 林剑辉;;浅析英语信息化教学[J];华章;2008年Z2期
14 吉丹霞;;非语言符号在信息化教学中的运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11期
15 高德民;;药用植物学信息化教学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14期
16 韩清晓;;“新生儿窒息”一节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15期
17 孙亚军;聂广星;;浅议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28期
18 孙中强;;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33期
19 吐尔迪·艾合买提;;浅谈喀什市中学信息化教学现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4期
20 任菁;;职业院校必须加强信息化教学[J];内江科技;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宝宽;鲍文博;黄志强;;信息化形势下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2 廖灵志;库锡树;刘菊荣;;信息化自主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伍培光;;以专业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沈银萱;张志凤;;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引入XBRL内容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建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宇宁;;网络信息对学校的影响分析[A];第二十四届中国(天津)2010’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王凯;;高校基本建设的可持续发展[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静;刘景夏;胡冰新;林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网络辅助教学[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9 戴峰;;从混沌学的角度看教学设计的新发展[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刘培玉;帅相志;刘方爱;鲁燃;朱振方;孔祥霞;朱胜奎;;山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与发展规划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强;基于样式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严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鸣;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2 巩雪梅;山东省中小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翔;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中职信息化教学体系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
4 郝鄢萍;中学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5 刘丽华;语文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互补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6 布春婷;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崔淼;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训系统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靖婷婷;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玉霞;中职工科学校语文信息化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10 孔超;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神州数码通用本部;为信息化教学量体裁衣[N];计算机世界;2002年
2 丁海霖;市十六中借助信息化教学实现腾飞[N];营口日报;2007年
3 黄贤民(作者单位:上海指挥学院);加大信息化教学力度[N];人民武警;2005年
4 容梅;每个老师都是信息化教学的天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信息化教学——从教师培训着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鲁明勇;信息化教学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协调[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7 沈慈萍;课题研究推动信息化教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王兵 杨惠;尚义路小学实现网络信息化教学[N];贵州日报;2004年
9 刘宏年(作者单位:兰州指挥学校);发挥信息化教学最大效能[N];人民武警;2005年
10 张训彩;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系统工程[N];解放军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