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中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皇甫伟  
【摘要】:进入21世纪,创新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创新。要想实现创新就要具备创新能力,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紧迫。基础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责任,自然也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重任。高中思政课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通过对高中思政课课堂教学、学生发展特点及创新能力培养等相关内容的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高中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与策略,可以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本论文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理论依据、创新之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为创新能力概述。本部分主要介绍创新、创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与高中思政课的关系。第三部分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本部分主要从教师和学生两大方面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进而找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为高中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及策略。首先,探讨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时要坚持的四大原则:展现思政学科特色的原则、关注学生心理发展的原则、注重学生需求的原则以及运用隐性课程资源的原则。其次,对高中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进行论述。此部分为本论文的核心内容,主要介绍创新能力培养的三大策略:创设情境、巧用强化、小组合作。在对这三种策略进行介绍时采用课例分析的方法。最后一部分为结语。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孟庆春;;“思政课”教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路径及作用[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年05期
2 李淑文;;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11期
3 王继辉;;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11期
4 朱超群;吴家舵;;上海市部分高校“思政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0期
5 陈雄俊;;高度重视与实效性反差问题及其出路——思政课改革的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韩璐;;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4期
7 陈发初;;新时期“思政课”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8 向泽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9 陆喜培;白冰;;关于独立学院思政课创新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3期
10 杨光伟;许鸿鸣;;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1期
11 豆艳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10期
12 钟利红;;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双基地”建设的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3 范海燕;;浅谈广东科技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经验[J];学理论;2012年05期
14 吴宪;;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11期
15 王仙先;;高职院校思政课“活动”教学探微[J];才智;2012年21期
16 崔丹;;思政课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2012年16期
17 董遂强;王哲;;论高校思政课“接受性”的直接触动点[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18 杨颖;于兰;王石磊;;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思政课需求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32期
19 宋燕萍;;高校思政课考核方式初探[J];吉林农业;2012年11期
20 王有红;;论思政课改革的“在场”路向[J];教育评论;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凌;;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刘原;;思政课: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3 徐鼎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回顾[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4 王周炎;刘学文;;论信息开放对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5 王训光;;有感于低年级课堂教学[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陈学思;;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是有效控制课堂增进课堂活动和有效性的关键[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7 谭成;;浅议在初中数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A];2013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杨贵锋;;浅谈课堂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9 林胜益;;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10 吴丽贤;;素质教育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祝新宇;中学多样化课堂教学诊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炎;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社会学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4 谷力;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隆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董涛;课堂教学中的PCK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皇甫伟;高中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7年
2 杨浪萍;建国以来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演进[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3 崔玉田;“思政课”对大学生形成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4 杨柳;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提升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刘婵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6年
6 高静毅;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提升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莉媛;中国梦融入体育院校思政课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
8 周楚婷;云南大学学生“思政课”学习态度调查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9 方媛;高校思政课程云平台中教师空间设计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10 唐鸿飞;基于网络的“思政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瑟;石河子大学:思政课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N];光明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曾毅 本报通讯员 任爽;思政课也能“活”起来[N];光明日报;2013年
3 张春铭;原来思政课也可以如此精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徐敏;如何看待思政课“高满意率”[N];解放日报;2008年
5 记者 丁雷;大工思政课案例教学走在全国前列[N];大连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魏海政;山东大学思政课激发学生钻研热情[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赵宇清;思政课“变脸”赢得“收视率”[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姜泓冰;受追捧的思政课[N];人民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屈芳;成长路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思政课”[N];河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思政课也可以这样上[N];光明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